“要擴大電影市場,只能放眼海外” 東京國際電影節最高執行人椎名保專訪
生于1951年的椎名保,自1987年任職藝術電影公司Asmik Ace總裁時起,就從事外國電影進口工作,是將《霸王別姬》等大量中國電影輸入日本的推手。后來先后在角川娛樂、角川集團任要職。
責任編輯:李宏宇 李曉婷 實習生 陸璐 席郁蘭 馮浩鵬
椎名保出品了近百部電影,包括深受動畫迷推崇的《給桃子的信》(如圖)。片中,桃子和上天派來守護她和媽媽的三個妖怪:大塊頭的阿巖、瘦瘦的阿川、矮小的阿豆,展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
2013年椎名保(Shiina Yasushi)就任東京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件革新就是廢了“主席”這個職位,改稱“最高執行人”。他接著新設了“日本電影-Splash”獎、競賽單元“亞洲未來”,鼓勵亞洲電影新人新作,對舊有單元也多有改進,極力推動日本電影的國際合作及推廣。
與他的前任依田巽一樣,椎名保曾長年任職“日本外國電影進口協會”。真正國際化的電影節需要與海外電影界廣泛接觸的人。
生于1951年的椎名保,自1987年任職藝術電影公司Asmik Ace總裁時起,就從事外國電影進口工作,是將《霸王別姬》等大量中國電影輸入日本的推手。后來先后在角川娛樂、角川集團任要職。椎名保曾出品近百部電影,包括中國影迷熟悉的《間諜佐爾格》、《啄木鳥和雨》、《天地明察》,還有深受動畫迷推崇的《茄子:安達盧西亞之夏》、《妄想代理人》、《給桃子的信》等。
2015年4月18日,南方周末特約記者對前來參加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椎名保先生進行了專訪。椎名保低調、謙虛,對中國懷著濃厚的感情和興趣,坦言“推動日中電影進一步交流是我現在最大的使命”。
以前賣電影票和錄像帶就夠了
南方周末:不少國家對進口電影加以限制,如配額制,而日本卻全面開放,外國電影進口發行協會每年還給進口電影發行做得好的機構頒發獎項。日本為什么采取這樣的做法?
椎名保:“進口協會”成立于1962年。協會的成立,就是為了避免內部各成員內耗。當時的日本進口電影業界沒有競爭,聽起來讓人不可思議。這是因為電影這種產品與一般商品不同,每一部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完全相似的作品,這就避免了競爭。更不可思議的是,一部電影火了,也會帶動別的電影,這就形成了產業的良性循環,沒有人去惡性競爭。所以大家很注重協調性,都朝著共建和諧市場的目標努力,關系都很好,甚至會互通信息。
南方周末:你曾長期擔任進口協會會長,目前外國電影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只有約45%,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椎名保:2002年日本電影的市場份額曾經跌到27%,外國電影的市場份額超過70%。之后,日本電影的市場份額才逐漸增長,這主要得益于日本原創漫畫電影的繁榮和日本電視業界開始參與電影的制作。
此前年輕人對日本電影并不感興趣。但是當他們熟悉的電視明星出演電影,以及電視劇收視火熱推出電影版后,年輕人感受到了電影的魅力。
南方周末:美國歷史學者約翰·W.道爾在《擁抱戰敗》一書中指出,日本是一個很保守的國家,雖然對進口電影持全面開放的態度,但日本電影在市場上一直堅挺。你如何看待這個評價?
椎名保:日本電影市場曾位列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當然現在中國是第二。日本電影人認為,只要盯住日本這個巨大的本土市場就夠了,這個想法延續至今。日本國土面積小,但是人口眾多。除了票房,還有錄像帶收入,光是這兩塊市場就夠了。所以比起開拓海外市場,日本電影人更愿意把目光投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