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分數
那年夏天,我的父親帶著我去開封一個遠房親戚家里做客。很曲折的親戚關系,讓我對倫理結構有了新的認知。
責任編輯:朱又可
那年夏天,我的父親帶著我去開封一個遠房親戚家里做客。很曲折的親戚關系,讓我對倫理結構有了新的認知。
從親戚家里出來,父親不停地給我灌輸人情世故里最為實惠的觀念,說是:“分數夠了,也不一定能被錄取,這種事情多的是,你玲姐考中??忌蟽纱?,都沒有被錄取,說是從高分到低分,誰去查啊,都是被別人頂了。所以,找人還是很重要的。”
我那時連續幾年的高三復習,對中學宿舍里的氣味有一種天然的反感,一想到如果念不了大學,仍然回到高三的復讀班里,我就覺得人生無趣。
那是1995年夏天,我19歲。
我面臨的現實是,我已經復讀了兩年的高三。第一年復讀,喜歡給遠方并不相識的女孩寫信。顯然,我的文筆得到了鍛煉。那年開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