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政治初試監督啼聲 人民代表尚需“野化”訓練

“廣場政治”:意即通過與媒體互動搭建一個面向公眾、更開放的“廣場”,副市長們“已經在廣場上了”。
    經《南方周末》11月1日報道,浙江樂清市人大試行的監督政府舉措正受到各方關切。樂清若干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表現在:人大一改過去“閉門開會”的套路,通過電視和網絡向公眾直播7位副市長的述職報告;人大的審議人員除常委會委員外,還邀請市民代表參加;人大調研時要求政府官員回避,對政府施政進行獨立調查;改變會場格局,人大常委端坐主席臺上,市長等政府官員坐臺下“聽審”。
    更令人振奮的是,有代表幾乎要在會場上爆粗口,痛批副市長,“你把成績羅列那么細干什么?你對問題的分析呢?我們要聽的是這個!”“你為什么在違規建設達到50%以上時,才來人大輕描淡寫地講這個問題?如果責任倒查,我看徇私枉法、行政不作為的被告席上,你是第一個!”
    這,無疑是一種久違了的場面,樂清方面稱之為“廣場政治”,意即通過與媒體互動搭建一個面向公眾、更開放的“廣場”,副市長們“已經在廣場上了”。
    這,無疑也是人大代表包括市民代表在內的人民代表身上一種野性的恢復。被奉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人民代表大會,以及被尊為人民意志代言人的人大代表,正如貴為“百獸之王”的華南虎,如果長期生活在圈養的環境中,其野性必然退化乃至消泯,以致只知吃凍牛肉,淪落到與活雞玩耍、見野豬即逃的田地。只有逐步進行野化訓練并最終放虎歸山,才算真正為大自然保存了這一物種。
    樂清變革監督模式的前后變化,恰好說明了“野化”訓練對人大以及代表發揮應盡職責的同等重要。變革前,當地人大成員覺得“人大經常畏畏縮縮的,太壓抑了”,“人大代表是湊人數的舉手機器”,“有你不多,沒你不少”;變革后,人大有了朝氣,代表的身板硬了,受人敬重了,甚至出現了政府官員主動歡迎“廣場”經?;牧夹曰???梢哉f,這場對人民代表的“野化”訓練,不僅達到了人大把政府推到“廣場”上的預期目的,同時,人大自身也被推到了“廣場”上,接受授權它的人民的監督。
    欣慰之余,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樂清人大的野化訓練還是極其“謹慎”的,尚有其初試啼聲的局限性,甚至可以說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比如,目前考核還只在副市長的施政,未能擴及政府的首長——市長的施政;監督的內容還只限于政府官員日常的施政行為,人大更關鍵的兩項權力即人事任免權和財政審查權的行使,還未能向公眾直播;特別問題調查權、對不稱職官員的彈劾罷免權這兩項特權,也未見行使過。假如樂清人大敢于直播官員當選與落選的票數,敢于直播某次彈劾政府高官或法院院長、檢察長的過程,敢于直播某項政府預算不予通過的過程,那時就可以說,樂清人大真正實現了“回歸山林”,具備了最高權力機關應有的王者風范。
    但有了好的開端,就已成功了一半。而樂清之所以能在全國首試人大監督啼聲,人的因素無疑極為關鍵。樂清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利用其自身在當地政界的人脈、資歷因素,力推變革;黨的領導或者黨委“一把手”支持,也成為變革順利進行的幕后推手。所以,當我們認可樂清的變革之道并認為應將其推向各地乃至全國人大時,人的因素也將是推廣成功的關鍵。
    黨的十七大報告再次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按照現行法律,人大制度已屬基本齊備,關鍵在于如何全面釋放一些長期備而不用的人大職權,在日常履職中人民代表釋放法定的“野性”。在這一意義上,樂清的變革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初級范本,也讓我們看到中國民主政治實現的一條現實路徑。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