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四?!颗K話有悖個人榮譽
對于一個積累了太多莫名仇恨的社群來說,發火和粗口謾罵只不過是這些仇恨的表面現象,仇恨使人在情緒上失去理智,也在語言上失去把持。不可能靠運動式“反粗俗”或“反粗鄙”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錢桑妮
使用臟話會造成劇烈傷害,進而惡化為仇恨。
常聽人說,當下國人“火大”,不僅是一碰就怒,而且一開口就是臟話。有人甚至說,今天許多人都說雙語,一是漢語,一是穢語。
火大,罵人,覺得不用臟字就不過癮,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在網絡上更是如此。用臟字來罵,是因為臟字不僅可以刺傷對方,還可以用來表達憤怒、仇恨、鄙夷、蔑視。帶臟字的罵可稱“粗口”“痞話”“穢語”。
罵人并不總是需要說臟話或用臟字。有一種高超的罵人技藝,叫罵人不帶臟字,或稱“雅罵”。這也可以是極具傷害性的。文學諷刺(satire)中有許多例子。這是一種可以顯示罵人者幽默、文雅和有教養的罵,它不帶臟字,為的是不把憤怒兇巴巴地顯露出來。由于這種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