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從頭,收拾舊史觀
明朝之所以亡天下,表面上是黃仁宇所謂的缺乏數目字管理,根子卻在大一統的帝國體系。明末的精英們對此看得明明白白。李天綱教授著力描寫的徐光啟、顧炎武等明末江南士人,正是一批急切睜眼看世界,要告別帝國的精英。
責任編輯:劉小磊
李天綱
明朝之所以亡天下,表面上是黃仁宇所謂的缺乏數目字管理,根子卻在大一統的帝國體系。明末的精英們對此看得明明白白。李天綱教授著力描寫的徐光啟、顧炎武等明末江南士人,正是一批急切睜眼看世界,要告別帝國的精英。
《歷史活著》是復旦大學李天綱教授二十多年來學術隨筆文集。這些隨筆有的是書評,有的是游記,有的是史評,文式多種多樣,主題卻都聚焦在近現代中國歷史。我拜讀的時候,正值春夏之交,時而大風,時而大雨,自己心情也如天氣,時而沉痛,時而愉悅。
雖說隨筆,少了學術論文的引經據典和文獻綜述,可朱維錚先生所傳的經學流派風格卻一樣不缺:一樣地重考證,一樣地富思想,一樣地歷經滄桑巨變,卻保持前后一致的理念和價值觀念。歷史活著,首先是再現歷史事實。如《讀〈心史叢刊〉兼議清史難讀》一文開篇所說,清史難讀,是因為沐猴而冠的異族統治者不惜一切代價“去掩蓋,篡改,焚毀……文字”,一樁樁鮮血淋漓的文字獄,一個個秉筆直書史家的凌遲,逼得讀書人漠視現實而只能糾正古字。乾嘉考據“解決了經部和子部的問題,卻較少敢碰史部和集部”,“特別是事關清朝及其祖先的問題,更是被人攪渾了”。明明關外東北之地早就是奴兒干都司轄地,卻被篡改成所謂他國龍興之地,貽禍之巨,連日本人也打著這個旗號扶持一個兒“皇帝”,如果不是民國孟森先生和其他邊疆地理史學家們的努力,真不知今天我們該如何定義中國東北邊界,好在時勢巨變,現在用不著費心于這樣一些令人沉重的題目。
爆一點清史的真料
李天綱教授挖掘的史料針對的不再是外國侵略者的野心和石敬瑭們的賊性,而是那些遺老遺少清宮戲說中的意淫。他的《爆一點清史的真料》,揭的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