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先生去了華盛頓,“復聯2”才來了中國 《旋風九日》選擇的拍攝路線
制片人呂木子介紹:“有了《旋風九日》,今天才會有《復仇者聯盟2》上映。因為有了那個中國的超級英雄去美國,今天才能看到這些美國的超級英雄?!?/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宏宇 李曉婷 實習生 席郁蘭 馮浩鵬
鄧小平的動漫形象,成了審片最后的難點。鄧小平的長女、畫家鄧林看片后,認為很正常,挺好?!缎L九日》這才最后通過審查。
向院線經理們推介《旋風九日》時,PPT的一頁提到這部影片與《復仇者聯盟2》同檔上映,下面一片嘩笑。制片人呂木子介紹:“有了《旋風九日》,今天才會有《復仇者聯盟2》上映。因為有了那個中國的超級英雄去美國,今天才能看到這些美國的超級英雄。”
1979年1月29日,在歡迎中國副總理鄧小平的儀式上,美國總統卡特出了個口誤。他想說“President(總統、國家主席)”,發覺失言,馬上改口“副總理”。1月1日,中美剛剛正式建交,卡特的無心之失恰好反映了兩國關系的生疏。當時的新華社報道轉述:“有美國記者大發感慨地說,一個國家的總統舉行正式儀式,隆重歡迎另一個國家的副總理,并陪同檢閱三軍儀仗隊,這在世界外交史上極其罕見。”
對于中國領導人來訪,美國人普遍好奇興奮。不過,歡迎儀式附近的人群中,還是不乏情緒激動的抗議者。一對青年男女在記者席上高呼“毛主席萬歲”,引起了小小的騷動,被安保人員迅速帶離,后來因行為不檢各處以100美元罰金。這些歷史片段都出現在電影《旋風九日》中,抗議者被歸類于“激進組織”,而英文字幕顯示的則是“共產主義組織”。他們不滿意“紅色中國”與美國修復關系。
電影還提及了鄧小平面臨的其他危險,比如激進分子路易斯·比姆試圖沖向鄧小平,還有臺灣方面放風要給鄧小平“一些顏色看看”。好在安保措施嚴密,鄧小平這次出席近八十場活動的訪問沒有出現意外。
在《鄧小平時代》一書中,美國學者傅高義評價了這次訪問的深遠影響:“1979年標志著中斷了30年的中美交往重新恢復,但是短短幾年之內,中美交流的范圍和規模就遠遠超過了1949年以前的水平。&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