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遺址在凋零中 隋唐長安城怎么保護?

按照規定,建設工程在開工前,要先經過考古勘探。而很多施工單位,會擅自繞過這一步。最后挖出文物來,執法部門也只能依法罰款了事。

責任編輯:李曉婷 實習生 陸璐 席郁蘭 馮浩鵬

過去六十年,隋唐長安城發掘、保護了一些遺址,最為人熟知的是大明宮遺址。甚至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隋唐長安城考古似乎就只等于大明宮考古。圖為新修復的大明宮遺址公園。 (CFP/圖)

安化門20世紀末情況還不錯。幾年后,企業蓋起來了,配套的商業機構蓋起來了……遺址所在的地方,成了某個學校操場的講臺。大名鼎鼎的玄武門,如今也被壓在一座學校的教學樓下。

按照規定,建設工程在開工前,要先經過考古勘探。而很多施工單位,會擅自繞過這一步。最后挖出文物來,執法部門也只能依法罰款了事。

一位考古學者說:“還可以從中搶救的就這些:傳統的綠地和廣場、城中村改造、地鐵站修建。開發商能留一點時間給我們發掘就行,成本并不大。”但現實是,如果沒有政府干涉,開發商當然更愿意趕工。

一個被重型機械鑿開的大坑,正靜靜躺在西安市南二環與桃園南路的交界處。這是“大唐西市三期佳郡”住宅地產項目的施工工地。

2015年3月,有大學生路過,看到有人正在坑邊撿拾陶器、瓷片、“開元通寶”。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前副院長張建林和同事田有前聞訊趕到,發現除了大量文物,坑里還暴露著五個唐代的水井遺跡。緊急上報文物部門后,這塊工地目前已停工。

如果把唐代地圖覆蓋上去,這塊地方正處在唐代西市九宮格式布局的西南格?,F在,西市西南隅,成了隋唐長安城諸多被破壞遺址中的一處。

西安人常引這座城市曾有過的“漢唐盛世”為豪。但當被問起“唐城墻在哪兒”,多半人會條件反射地把手指向那段周長13.74公里、“中國現存最完整”的明城墻。

少有人知道,埋藏在他們腳下0.7m-1m,承載著他們心中榮耀的隋唐長安城,在過去十幾年疾風驟雨的城市建設中,已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壞,僅存的一些遺址,也岌岌可危。

隋唐長安城的確切稱呼,其實是“隋大興唐長安城”。由隋文帝楊堅下令興建,占地83.1平方公里,是今日西安明城墻內范圍的七倍。與其同一時期興建的,還有隋唐洛陽城。

2014年11月,《隋唐洛陽城——1959-2001考古發掘報告》出版,很多西安的考古工作人員為此唏噓不已:到2001年,隋唐洛陽城已有212處發掘點,而隋唐長安城,直至現在挖掘點還不到30處。

作為省會城市,西安比洛陽在保護發掘上有著更多不便。而最不便的是,不同于洛陽市毗鄰隋唐洛陽城而建,西安市方方正正地落在隋唐長安城的原址上。

“現在只能寄望于未來城中村拆遷,或者地鐵站修建時,能讓我們這些考古的去做一做發掘。”張建林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把這稱作“隋唐長安城最后的機會”。

“模范人物”的大坑

“西市三期的大坑里,遺址肯定破壞完了,但是井比較深,還能留點兒做搶救。”張建林向南方周末記者不無惋惜地說道。

西市歷來被認為是隋唐長安城中,宮殿遺址之外最重要的遺址。這里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一千多年前,胡商們在這里著胡服、吃胡食,買賣珠寶、銀器,很多人死后就葬在長安城。唐長安城之所以被稱為“國際都市”,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有這塊“國際交流中心”。

在2006年“大唐西市”一期工程時,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考古隊曾對涉及區域進行了考古發掘和部分保護。發掘部位在唐代西市九宮格的正北格,發掘面積約為唐代西市的1/8。挖掘的最大成果,是西市的十字街、石板橋和涵洞等。

像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