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標】違法減少,風險猶存奶粉質量步入新常態?

來自官方民間的兩份檢測報告表明,在打擊了制假售假、非法添加等嚴重違法行為之后,中國嬰幼兒奶粉的風險仍集中在養殖環節和過程管理上。

責任編輯:蔣昕捷 助理編輯 劉文慧

2015年4月17日,廣西柳州市監管人員在超市開展奶粉專項檢查。 (CFP/圖)

來自官方民間的兩份檢測報告表明,在打擊了制假售假、非法添加等嚴重違法行為之后,中國嬰幼兒奶粉的風險仍集中在養殖環節和過程管理上。

消費者通常不會對密密匝匝的抽檢信息感興趣,嬰幼兒配方奶粉是個例外,因為這是中國食品安全的符號和風向標。

2015年5月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國家食藥總局)發布了《關于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報》,結果顯示,抽檢1565批次樣品,48批次不合格,其中包括4家曾被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推介的“奶粉國家隊”企業。

10天之后,德國第三方檢測平臺ÖKO-TEST在中國的合作方優恪網公布了市場上9款最熱銷的進口奶粉檢測結果,盡管被抽檢產品都符合中國國家標準,但可瑞佳、惠氏、雅培、美贊臣、特福芬等5款產品仍被該機構評為“最低等級D-(警示)”,理由是該機構發現一些被國標忽視的殘留物質。

來自官方和民間的兩份檢測報告表明,在經歷以阜陽劣質奶粉和三聚氰胺事件為代表的制假售假、非法添加等嚴重違法行為之后,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安全似乎步入了新常態:違法減少,風險猶存。

新常態遭遇老問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