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政府“直管”停車位試驗深圳“宜停車”:“你可以停,但最好別?!?

在享受了長達八年的路邊免費停車福利之后,深圳人進入了史上最嚴厲的交通處罰時期。深圳市政府為了治堵,推出全國首例政府接管停車位的實驗。這項實驗不僅引發了一些市民的強烈反彈,其合法性、收費去向也成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陳遠林

2015年4月20日,廣東深圳蛇口龍城路,路邊收費的停車位。 (CFP/圖)

在享受了長達八年的路邊免費停車福利之后,深圳人進入了史上最嚴厲的交通處罰時期。深圳市政府為了治堵,推出全國首例政府接管停車位的實驗。這項實驗不僅引發了一些市民的強烈反彈,其合法性、收費去向也成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高額罰款、政府統管停車位,深圳新推出的停車管理實驗引起了軒然大波。

2015年1月1日,深圳醞釀了一年半的路邊停車收費項目正式鋪開。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近1.2萬個路邊停車泊位虛位以待,在7:30早高峰來臨之際開始收費。

深圳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王京元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像深圳這樣專門成立事業單位,由地方政府一手“包攬”整個城市的路邊停車泊位,在全國是首例。

至此,深圳市民享受了長達八年的“免費路邊停車時代”宣告結束。

深圳市民通過三種途徑感知著時代的變化:不知何時占滿路邊的白色停車泊位框,一個名叫“宜停車”的手機APP,以及一張張猝不及防的高額罰單。

4月之后,市民的不滿呈現集中式爆發。一篇名為《一座城市不能淪為“宜停車”的私產》的帖子引發了圍觀,10天內微博閱讀量超過90萬;法律人士開始質疑收費本身的合法性,向市法制辦提交了修法建議;還有好事者撰寫了《深圳路邊停車最強免罰攻略》,將“免罰”上升為一門技術活。

人們發現,深圳迎來了史上最嚴厲的交通處罰時期,政府部門明確了路邊違停的“六宗罪”,罰款金額最低500,最高2000,讓人們必須“提心吊膽”“小心翼翼”。

機動車保有量317.8萬,車輛密度每公里480輛,停車位缺口達200萬的深圳,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2015年1月22日,深圳龍崗區舉行公開銷毀非法營運車輛現場會,對前段時間查扣的318輛非法營運藍牌車、面包車、“黑中巴”、“黑大巴”實施了公開銷毀。停車場里停滿了等待銷毀的非法的士。 (CFP/圖)

“香港也覺得我們挺牛的”

在此之前,深圳是全國唯一可以全城路邊免費停車的城市;在此之后,深圳再次創造了“全國唯一”的路邊停車收費模式。“深圳停車模式”的獨特之處在于,它通過專門立法,專門成立事業單位,使整個收費項目變成了純粹的政府行為。

5月,市民薛斌已經因為違章停車被罰了兩次,罰款總計1000元。他覺得在深圳開車是一項高風險作業。被罰頻率最高的三種情形——踩線、違章停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