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鐘蒸發1400億港元 漢能股價“腰斬”迷霧

漢能為什么暴漲?又為何遭遇“腰斬”?在香港監管部門作出最終的調查結論之前,真相仍在迷霧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漢能還將面臨一連串由于股價下跌而引發的麻煩。

責任編輯:舒眉

2015年5月21日,漢能控股集團在其官網上對5月20日股價暴跌進行正式回應稱,集團沒有任何減持套現行為,沒有進行對賭之類的金融衍生交易。 (CFP/圖)

漢能為什么暴漲?又為何遭遇“腰斬”?在香港監管部門作出最終的調查結論之前,真相仍在迷霧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漢能還將面臨一連串由于股價下跌而引發的麻煩。

2015年5月20日,剛剛落成的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的揭幕儀式上,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河君走向演講臺,開始他“能源推動歷史,漢能改變能源”的壯麗演講。臺下的嘉賓們包括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科技館館長等。

9分鐘后,演講結束了。而幾乎與此同時,市場經歷了一場讓人瞠目結舌的暴跌——漢能薄膜的股價在24分鐘內斷崖式下挫46.95%,市值蒸發一千四百億港幣。

紅色警報

漢能薄膜唯一業務就是賣東西給母公司

漢能薄膜發電成立時間不短,但一直寂寂無名,它進入大眾視野主要歸功于過去兩年其股價狂奔,上漲近600%,由此李河君也在2015年1月一舉登上中國首富寶座。而公司市值逾3000億,超過特斯拉和Twitter,并成為全球最大市值太陽能公司。

但從漢能上市之日起,這似乎就是一家“槽點”滿滿的公司,市場對其質疑不斷,不少投資者甚至將李河君和前任世界首富——墨西哥的卡洛斯·埃盧作比,后者也是因絕對控股的美洲電信的股價飆升當上首富。但墨西哥沒有一家人不用美洲電信的線路,而有誰用過漢能的產品?

對漢能的質疑首先在其業務模式上,由于漢能薄膜堅持走薄膜發電路線,薄膜技術成本仍然較高,難以商業化,公司在多地的工廠線并沒有正式開工,業內認為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向關聯公司“賣設備”。

這一情形在財報里有清晰的表現。“簡單來說,漢能的主要財務數據,包括毛凈利率、人均產出、稅收實繳比例、固定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比率、現金流、關聯交易占比都跟普通的能源公司有數量級的差別。”以揭露雨潤食品財報造假而成名的財務分析人士“歲寒知松柏”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漢能薄膜發電的公司財報顯示,自2010年以來漢能薄膜發電合計實現148億港元營收,幾乎全部為向母公司漢能集團銷售設備所得。

公司2013年財報指出,控股公司漢能控股及附屬公司是漢能薄膜發電唯一的客戶;2014年上半年,漢能薄膜98.7%的收入來自向漢能控股附屬公司進行銷售。漢能薄膜2014年的中報顯示,其上半年收入32.05億港元,其中31.64億港元來自向漢能控股附屬公司進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