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醫”之爭,誰是正宗?一所地方醫學院更名背后
問問四川人,都知道“川醫”在省會成都。但往后他們可能會搞不清楚了。因為,最近省內又出現了一個“川醫”,一字之差,卻在將近300公里外的“酒城”瀘州。
責任編輯:馮翔
雖然學校自2015年6月2日將起正式啟用新校名,且官網首頁橫幅也已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但在網站的其它界面,“瀘州醫學院”依然是最常見的稱呼。
問問四川人,都知道“川醫”在省會成都。但往后他們可能會搞不清楚了。因為,最近省內又出現了一個“川醫”,一字之差,卻在將近300公里外的“酒城”瀘州。
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批準瀘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簡稱“川醫大”,下同)。這一下,動了老“川醫”——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的奶酪。作為中國最早的醫學綜合類大學,從1953年到1985年,它的名字是“四川醫學院”,“川醫”之名直至今日。
這一舉動,引發了將近900名老“川醫”校友在給教育部長的公開聯名信后署名,其中30%來自海外。他們要求撤銷這一決定。
名字不僅是面子。
新老“川醫”
“瀘州醫學院(簡稱:瀘醫)改名為‘四川醫科大學’,是由‘四川醫學院’和‘華西醫科大學’名稱中的關鍵部分重組而來,與‘四川醫學院’非常相似,名稱上容易混淆。而且按照漢字簡讀的習慣,‘四川醫科大學’也會被簡稱為‘川醫’,其誤導公眾是顯而易見的。”
“……(改名)對雙方都是弊大于利。……為此,我們強烈呼吁有關領導修正對瀘州醫學院的‘四川醫科大學’的
命名。”在公開信密密麻麻的近900個簽名和入學年份后面,是一個個簽名醫生的所在地點,舊金山、多倫多、波特蘭……一個個北美城市的名字十分醒目。
上個世紀,他們畢業的這所四川最好的醫科大學歷經了4次更名。
1949年,教會創辦的華西協和大學被收歸國有,其名稱變為華西大學。不少老校友至今互稱“華西人”。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華西大學與其他院校合并后,改稱四川醫學院。“川醫”的叫法從此開始。1985年,它又改名“華西醫科大學”。
這次發起公開聯名信的主要組織者余堅生活在美國新澤西,正好畢業于1985年。在網上看到瀘州醫學院更名的信息后,他很氣憤,遂發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