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記】“即使改變不了什么,也希望丑陋能被看見”
“大家都知道教材背后有利益?!笔堑?,大家都知道。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清楚教材背后的潛規則。我想把它揪出來。
2013年5月,教育部通知,要求“為保證中小學正常教學秩序,2013年秋季學期各地仍沿用2012年使用的教材版本”。廣東江門卻強制要求當地180多所學校放棄正在使用的英語教材,去選用只有當地10多所學校在用的另一種英語教材。
“大家都知道教材背后有利益。”是的,大家都知道。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清楚教材背后的潛規則。我想把它揪出來。
一本中小學教材如何產生,到最后來到小朋友的課桌上?就像維修師傅一樣,把機器的每個零件翻出來,看是哪一節壞了,就能知道爛教材為什么能存活下來。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帶你跟隨南周記腳步,聆聽在調查過程中來自一位教材圈內人的自白。
《逐利的教材》能獲得月度新聞獎我感到很意外。這是我來到南周的第一篇報道,評報會上引起許多爭議,我想,就在這簡單說說選題初衷和做題感悟吧。
教育局長的啟示
2013年暑假,那時我還是南方日報的記者,央視曝出江門市違規更換英語教材的新聞,省內媒體紛紛跟進,江門市教育局先是站出來“喊冤”,后隨著教育部一紙責令,江門突然偃旗息鼓。真冤假冤?我決定去看一看,有料的話就給省里寫個內參。
那天一大早,我和實習生一行從廣州坐車前往,到了江門直奔教育局,一看表,10 點鐘,到機關堵人是個不錯的時間。教材更換直接涉及的是教研室,我們佯裝來辦事的普通市民,和一位行政大媽打探教研室在哪屋。
但或許因為還處在輿論風口,大媽很警覺,“都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