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登記制首月觀察“民告官”也都立了,然后呢

立案登記制度的確立,宣告了中國法院實施多年的立案審查制被取消。在山東濟南,改革后的半個月內,行政案件立案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倍多。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蘇海倫

2015年5月4日,是實施立案登記制的首個工作日,北京朝陽區法院,一位律師拉著行李箱,為其代理的某熱力公司來起訴小區內的200多名業主追索供暖費立案。經過9個多小時,法官們才最終將208起案件登記完畢。 (北京法院網/圖)

在山東濟南,改革后的半個月內,行政案件立案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倍多??梢韵胂?,一些多年來都立不上的陳年老案應該占了相當比例。

“至少有個案子在這兒,行政機關就不能不理你了。慢慢的,政府的法律意識,法院的權威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可能法院就能直接判了。”

當事人:法官,我來立個案可不可以?

法官:可以??!

當事人:我沒得工作掙不到錢,想找你們出個主意。

法官:你是不是遇到什么煩心事了?

當事人:我就是想告自己,立案了,你們就得開庭,總得給我個說法,幫我想出路噻。

法官:……

2015年5月1日全面實施立案登記制后,上述段子在法官圈中熱傳。

這項始于十八屆四中全會文件的改革讓老百姓立案終于變得容易了,特別是常被擋在法院門外的“民告官”行政案件,一些地方增幅竟達十倍之巨。

對一些案件原本就呈飽和狀態的法院來說,這意味著空前的工作壓力。難立的案子進來了,憑法院現有的資源能否審好?一些法官表示謹慎樂觀。

取消立案審查制

立案登記制度的確立,宣告了中國法院實施多年的立案審查制被取消。

當事人的主體資格是不是合適,訴訟請求是不是合理,證據提交得全不全,這些原本可以在進入訴訟程序后由法官們審查的問題,要先在立案庭審一道,都符合條件了才給立案,然后轉交具體審案的法官。

“其它國家都沒這項制度,學界已經呼吁了好多年了。有時候材料不齊的,當事人要跑好多趟,這次補這個,下次補那個,跟醫院似的,看一次病掛好幾次號。”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亞新說。

在這位民事訴訟法學者看來,法院通過立案審查提高訴訟門檻,和中國法院案件量的急速增長有關。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全國一審民事案件受案量突破百萬大關,1996年增長到300萬件,還算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