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漂在黃浦江,這次流向餐桌 “檢疫”思遷,死豬變鮮
在駐場獸醫和協檢員的配合下,屠宰線的承包者把死因不明的豬肉,送進了嘉興最大的豬肉屠宰場。這些帶著合法證明的問題豬肉,最終流入上海等周邊市場。
責任編輯:蔣昕捷
在駐場獸醫和協檢員的配合下,屠宰線的承包者把死因不明的豬肉,送進了嘉興最大的豬肉屠宰場。這些帶著合法證明的問題豬肉,最終流入上海等周邊市場。
沒有檢測瘦肉精、沒有產地檢疫,甚至連看都沒看一眼,數萬頭可能身藏瘦肉精的生豬,就通過虛填檢疫證明的方式走上了屠宰線……2015年初陸續審判終結的浙江嘉興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窩案,正開始逐步展現真相。
這座昔日因“黃浦江死豬漂流”的直觀畫面而聞名的養殖大市,現在因為生豬屠宰檢疫問題,陷入了另一場“看不見”的危機。
流向餐桌的還包括數量不明的死豬肉。法院判決書顯示,在駐場獸醫和協檢員的配合下,承包人或加工戶不斷把死因不明、匆忙被宰殺的死豬,送上了嘉興最大的供滬豬肉供應商、當地最大的生豬屠宰場“中法肉聯廠”的屠宰線。
“中法肉聯廠有八條生豬屠宰線,八條生豬屠宰線全部失守。”要求匿名的一位辦案檢察官說。最終,這些帶著合法動物檢疫合格證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的問題豬肉,流入了上海等周邊市場。
在合法的屠宰場,用完全合法的手續將死因不明的豬肉送上餐桌——在2012年11月宣判的董國權等17名被告人收購死豬、非法屠宰案后(參見南方周末2013年3月21日《“這次是漂下去,以前是‘坐車’”——豬禍黃浦江》),嘉興市的司法系統又發現了新的食品安全隱患。
所有的案子,涉及的罪名,均是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而涉及的人,既包括官方派駐的獸醫、動植物檢疫協檢員,也包括生豬經紀人、農場主以及其他掮客。
南方周末記者初步統計發現,在嘉興和湖州兩地,至少已有超過21名獸醫和動植物檢疫協檢員被判有罪,開始服刑。而在紹興等地,更多的犯罪嫌疑人,仍在等待起訴和判決。
在幾乎形同虛設的生豬檢疫制度背后,到底有多少死豬和未經檢疫的生豬,最終上了餐桌?即使對于檢察機關而言,這依然是個謎。
瘦肉精威脅
一開始,檢察官們要查的只是虛填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的協檢員。
嘉興市畜牧獸醫局副局長蔣皓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按規定,生豬檢疫共分兩道程序: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負責檢疫的人員,除了官方派出的獸醫,也包括在地方上招聘的協檢員。
“我們工作要求,協檢員要到場或到點檢疫。”南湖區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馬先進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按照規定,產地檢疫中,要進行豬尿液的瘦肉精抽樣檢測。“第一次按5%的比例抽樣尿檢,第二次還要進行1%-2%的抽查”,通過兩次尿檢,可杜絕瘦肉精問題。
結果,“很多協檢員連看都不看。”一位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