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生前預囑”長什么樣
在自家的客廳,在身心健康的時候,討論和簽署“生前預囑”。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錢桑妮
在自家的客廳,在身心健康的時候,討論和簽署“生前預囑”。
生老病死,生命之常態。在生命的最后階段、當我們面臨不可避免的死亡的時候,每個人都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愿望,選擇最后的時光如何度過,選擇不進行有創的無效的搶救措施,選擇有尊嚴地無痛苦地離開人世。在我們尚健康、意識清醒的時候,把我們的意愿用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作為那個時刻來臨時對醫護人員和親人們的指導,即是“預先指示”(Advance Directives),也稱為“生前預囑”(Living Will)。推廣生前預囑的簽署,是舒緩醫療的重要內容。
那么,具體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討論和簽署生前預囑的最好時機一定要是&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