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心經
其實,是不是佛教徒并不重要,抄不也屬個人愛好,只是追求心的信仰,讓心靈有所寄托,是十年來許多同學共同的愿望。這個由歲月累積的饋贈,我們在“富春俱舍”完成了接受儀式。由此,我們或可從容地去面對人世間的榮辱得失,做一些老幼安養、急難救助的本分事。抄寫心經總是一時的安適,寫好自己的心經才能一生圓滿吧。
責任編輯:朱又可
2014年6月6日,我們南洋-交大EMBA同學有個十周年聚會。地點落在浙江建德的“富春俱舍”,那是富春江上的一個小島,四周青山環抱,汽駁船開進去約二十分鐘。“俱舍”一詞是古印度語“kosa”的漢譯,指安置身體與心靈的容器。舍主是一位佛學碩士,曾在媒體工作過,后租下這個小島,打拼數年,建成了這個白墻黑瓦、翠竹掩映的休閑雅舍。同學中有一位是他的好友,數月前就與他商量,我們AA制包下整個住所。那天上島已是黃昏,斜陽西照,湖面如鏡,步入小徑,只聽得幾聲鳥語,前后不見人影,實在是一個清靜之處。
記得十年前,我們每月一次在上海法華鎮路的交大安泰學院上課,國內各地乃至臺灣島、新加坡的同學每年就這樣飛來飛去,大家都處于事業的上升期,求知的欲望和對成功的渴求,常常讓我們無暇顧及工作、學習以外的事,而對事業的關注比較多的也是盯在財務報表上,工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Iren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