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進數據化社會

隨著數據化社會的來臨,如何在數據的貢獻與消費之間、如何在數據財富的分配上建立公平的社會制度,是過去的商品交換社會、資本交換社會所不曾遇到的問題,也正挑戰著人類的良知與智慧。

責任編輯:劉小磊

左:《互聯網+:從IT到DT》,阿里研究院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右:《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馬化騰等著,中信出版社,2015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隨著數據化社會的來臨,如何在數據的貢獻與消費之間、如何在數據財富的分配上建立公平的社會制度,是過去的商品交換社會、資本交換社會所不曾遇到的問題,也正挑戰著人類的良知與智慧。

盡管2012年就有人提出“互聯網+”,可把它變成風口的,還是在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

很快,國內互聯網巨頭BAT(編者注:國內互聯網公司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公司Tencent,合稱“BAT”)中的阿里巴巴和騰訊,就分別以專著形式推出了自己的“互聯網+”版本。

“互聯網+” 意味著什么?

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跨國企業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提出了“后工業社會”,暢想在工業化足夠發展之后會有一個怎樣的世界。

從那時起,人們不斷地探索著今天乃至未來更長時間的社會圖景卻未得。當“互聯網+”成為風口的時候,人們想起了貝爾曾經想象的社會:(1)從產品生產經濟轉變為服務性經濟;(2)專業與技術人員階級處于社會的主導地位;(3)理論知識處于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心地位,也是社會革新與制定政策的源泉;(4)人類有意識地控制技術發展,對技術進行鑒定:(5)創造和運用新的“智能技術”進行決策。

只是,阿里和騰訊兩個版本刻畫的,與貝爾的想象大相徑庭。

在阿里看來,“世界正在快速改變,很多人還不知道IT是什么,今天IT已經在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Iren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