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尾,復生或死亡?

兇猛的城市化與商業化似乎不再能容納這個古老的行業。漁民、住戶,和懷舊的年輕人猛然意識到,被視作靈魂的歷史與文化內核正在被抽離。是復生,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責任編輯:馮翔

在都市包圍下的沙坡尾滿是漁船。從6月10日以后這種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陳朝遠/圖)

兇猛的城市化與商業化似乎不再能容納這個古老的行業。漁民、住戶,和懷舊的年輕人猛然意識到,被視作靈魂的歷史與文化內核正在被抽離。

是復生,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在沙坡尾的漁民眼里,世界除了海,就是山。

他們管“上岸”叫“上山”。出海的日子里,從廣闊的海面遠遠望去,陸地就像是隆起的小山包。漁民靠海吃飯,自稱“討海人”,岸上居民便成了“山頂人”。

這里曾是全廈門最繁華的漁港,也被視作漁業文化與疍民文化的重要歷史現場,連接著鄭成功、陳嘉庚、魯迅……一連串閃光的名字。但和大多數以傳統捕撈為支撐的漁港一樣,沙坡尾沒能逃脫衰落的魔咒。

仍有一百多艘小木船常年停泊在避風塢,盡管它們中的大多數因年久失修,已失去了航海的功能。退了休的老漁民或因留戀,或為生計,以各自的方式留在了這個避風塢。

而在2015年5月,沙坡尾掀起了它有史以來最大的“上山運動”。全部漁民被當地要求在一個月內開走或交出漁船。接踵而至的將是大規模的清淤和街面改造工程。至6月12日,避風塢已然空空蕩蕩。海風一貫而過,不再能帶起漁船搖曳。

沙坡尾走到了自己漁業歷史的盡頭。兇猛的城市化與商業化似乎不再能容納這個古老的行業。漁民、住戶和懷舊的年輕人猛然意識到,被視作靈魂的歷史與文化內核正在被抽離。

是復生,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退漁

沙坡尾是“藏”在廈門這座城市里的。

從大學路一家食雜店旁兩人寬的小道進入,拐個小彎,便能一頭撞進近2000平方米的開闊港灣。白鷺盤旋,沿街的老舊房屋一幢挨著一幢,樓高不超過三層。約200戶的六百余人在附近居住,市井的氣息依然濃郁。一百多艘漁船密密麻麻排列在堤邊,起航,收工,海腥味觸手可拾。

即使只從公交站牌上看,沙坡尾也處于現代文明的包夾之中,岌岌可危——抵達這里的兩個公交站,分別是廈門大學和“中華兒女美術館”。十幾條線路上的公交車在身邊奔流不息,沙坡尾獨自寂寞。

兩座300米高的雙子塔——世貿海峽大廈,像兩把利刃在它的東南側拔起。附近用舊廠房改造的沙坡尾藝術西區,正在竭力打造廈門“首個年輕文化藝術區”。最近的兩三年時間,長不過700米的弧形堤岸上,已經開起了7家咖啡店、4家餐飲、2家酒吧。

看著這一切,76歲的黃朝乞沒有說話。

討海人見過的風浪太多了。從1978年開始,他就住在沙坡尾的一艘漁船上。這是他的家,也是他的辦公室,他的土地。直到退漁的最后一天,他仍然住在船上。大船被拖走了,他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