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潼關,缺少一座抗戰紀念碑
全民族抗戰,放下黨派與階層之爭,全體軍民共赴國難。八年間,日軍始終未能攻入潼關。如今,潼關縣城遷到十多公里外的平原地帶,古城已沒落,只剩下兩百多戶人家。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潼關古城建于東漢,為歷代兵爭之地。一條南北主干道曲曲折折地穿城而過。這條小道上的故事,石玉文和“鄉黨”知曉不多。
日軍的潼關地圖上,這條小道被頭發絲略粗的線條標出。1923年,日本政府制定國防方針,確定了對華用兵的綱領和侵略路線——“從華北沿京漢線南下的軍隊和沿揚子江向中國大陸西進的軍隊,相互策應作戰至漢口附近。”
于是,日軍加緊向黃河與長江流域派出“調查班”。
多數時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