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失去的記憶
日本科學家在《科學》雜志發表論文稱,在小鼠上進行的實驗表明,可以通過光遺傳學技術讓被遺忘的記憶恢復過來。
責任編輯:朱力遠
日本科學家在《科學》雜志發表論文稱,在小鼠上進行的實驗表明,可以通過光遺傳學技術讓被遺忘的記憶恢復過來。
我們的一生,是由無數的或快樂或悲傷的記憶組成的。往日時光,浪漫回憶,孩子邁出的第一步,都是日后溫馨的回憶。痛苦的失戀,生離死別的悲痛,則是誰都不愿回想的痛苦記憶。
然而,記憶恐怕也是我們對自身人體了解得最為淺顯的一部分。關于記憶的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記憶是怎樣形成的,為何一些事情我們可以記憶一輩子,而有些事情轉身就忘,為何有些人記憶能力超常,有些人卻會突然失憶?這些問題看似基本,實則復雜。腦科學研究了多年,卻對這些基本問題仍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小說電影里常常會看到有突然失憶的主人公,對過往一無所知,仿佛從天而降,與周圍的人物都失去了應有的聯系。這樣的劇情有張力,戲劇化,吸引觀眾。當然,我們也知道,實際生活中,雖然這樣的事情很少發生,但失憶的確是存在的。
那失憶是怎么一回事?失去的記憶是從此就從大腦里完全消失了,還是仍然隱藏在某一角,只是無法讀取了呢?如果是后者,那么失去的記憶還有可能通過某種方法恢復嗎?
2015年5月29日,利根川進領導的團隊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可以通過光遺傳學技術讓遺忘的記憶復活過來。利根川進是日本著名的研究所理化學研究所的腦科學綜合研究中心的主任,1987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
這個大膽的結論讓科學界為之矚目。
因為它引發無數的想象。如果可以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