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歸途:半隨流水,半入塵埃 中國首份抗生素污染地圖發布
中國第一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單公布。2013年,我國抗生素使用總量約16.2萬噸,其中獸用抗生素占一半以上。
責任編輯:蔣昕捷 助理編輯 劉文慧
中國首份抗生素污染地圖發布。
中國第一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單公布。2013年,我國抗生素使用總量約16.2萬噸,其中獸用抗生素占一半以上。
抗生素大部分以原形排出體外,進入水體和土壤,又通過食物鏈再回到人體,從而增加耐藥性,這可能導致人類陷入“無藥可用”的境地。
“這是一個階段性報告,我們只是在網站上掛了一個消息。”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應光國沒想到,一項科研成果會引發全國數十家媒體聯系采訪。
2015年6月,長期關注化學品環境影響的應光國課題組公布了中國第一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單。
最初做研究時,應光國想從各個部門獲取一些基礎數據。但他跑遍了環保、農業、食藥、衛生等部門,卻一無所獲。
“多年來,我們到底用了多少抗生素,人用多少,獸用多少,都是未知的。”應國光感嘆。這也是他堅持要做這項研究的原因——中國至今沒有各類抗生素使用量的官方報告。
課題組在從事養殖業的農民家調研,詢問“平時會使用抗生素嗎”,答案都是一致的:沒有。
但檢測顯示,幾乎所有大型養殖場的動物糞便和飼料里都能檢出多種抗生素。
最終該研究項目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基金重點項目資助,通過模型預測得出全國58個流域的“抗生素環境濃度地圖”和36種常見抗生素的全國使用量和深入排放清單。報告全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ES&T)》。
這項最新研究揭示了抗生素污染在中國河流環境普遍存在。人和養殖動物吸收的大量抗生素絕大部分以原形排出體外,進入水體和土壤中,又通過食物再回到人體,從而增加人和動物的耐藥性,這可能導致人類陷入“無藥可用”的境地。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國和消費國,此次課題研究顯示,2013年中國共使用抗生素16.2萬噸,其中一半以上用在了養殖業。
十年調研繪污染圖
“我們跑遍了全國的大江大河,每條河從上游做到下游,采集水土樣品,獲取監測數據,收集環境污染資料。”應光國說。
從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