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書架】關于讀書的回憶

也然而,真正影響我的書,是那些以個人的記憶、智慧乃至生命都無法全然掌握的經典。

責任編輯:劉小磊

張治,廈門大學中文系教師,著有《中西因緣:近現代文學視野中的西方經典》《蝸耕集》,譯有《西方古典學術史》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我的工作,離不開讀書這個活動。在大學教課,需要讀書;從事學術研究,也得讀書;平日還寫點兒和讀書有關的文章。略有不同的是,講課的范圍只是我讀書興趣的一個漸不重要的部分;學術研究所需要的讀書,很多實屬“查資料”,與閱讀也有本質分別;真正占據比較多功夫和精力的,是隨自己的興趣,一邊讀書一邊做筆記,偶爾將有趣的心得變成文字發表的那種讀書活動。從前看李零先生在某部著作后記說:把專業當業余,把業余當專業。這兩句話挺讓我感動的,不由得也不斷地重新認識自己。專業領域的限制,讓人易生倦意,尤其我本人在學歷專業上有些迫不得已。有人懷著專業學問的虔誠心讀書,我敬重他們更配得上“學者”這稱號。對我而言,別人稱我是“讀書人”,我才覺得是最大的贊美。

若談影響自己最深的書,應該也聯系起這“讀書人”的認同,可以分成三類。一類是從小反復讀,影響基本性格的書;一類是人生關鍵時刻遇到,樹立自己志業方向的書;還有一類,則是在摸索學問傳統之過程中繞不開的高山、必須親臨的深淵,雖然未必讀得通了,但是“祭如在”,影響自然揮之不去。

我父母退休前都在地方師專中文系教書,家父年底辦年貨,只拎回兩大包書,家母看了也歡喜。我從小受的教育,大抵有兩點:一是凡事不思競爭,二是讀書令人快樂。綜合在自己讀書興趣的培養上,等于是以無功利目的的思想娛樂為追求。我小學低年級讀完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Iren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