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好宣傳,民間盡可以炒作”湖南通道縣“再生人”調查
湖南通道縣現在出了名。據說,那里有一百多人,是從“前世”轉世而來。在媒體報道和網絡傳言中,他們被稱作“再生人”。據說,他們的“前世”是夭折的兒童、溺水的少女……甚至有一個13歲的小學生,是自己的曾祖父轉世。
責任編輯:馮翔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再生人”石滿(前)來看“前世的母親”石詩文。后者從樓上送到了樓下,又從屋內送到了屋外。在她眼里,這就是當年夭折的女兒回來了。
湖南通道縣現在出了名。
據說,那里有一百多人,是從“前世”轉世而來。在媒體報道和網絡傳言中,他們被稱作“再生人”。據說,他們的“前世”是夭折的兒童、溺水的少女……甚至有一個13歲的小學生,是自己的曾祖父轉世。
“再生人”的真假,并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但,這個匪夷所思的故事背后,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
這些人有哪些顯著的共同特點?他們是怎樣產生,又怎樣獲得鄉鄰們認可的?當地人又怎樣看待這一說法的不合情理甚或荒謬之處?
當地政府是否有利用這一現象發展旅游的隱秘動機?
何彬一直相信,女兒何姿娜是個“再生人”。29年前溺死的姑姑,是她的“前世”。
被他認為鐵證的情節之一,是一歲多的女兒曾經指著姑姑生前用過的鐮刀說了四個字:“這是我的”。
如今,26歲的何姿娜已經嫁到城市生活。對于自己被賦予的這種身份,她撇了撇嘴,表示:“我也是半信半疑。”
一個神秘主義的名詞,往往要三個同類才能解釋。而這又帶來了更多無法解釋的東西。
之所以女兒沒能留下對“前世”的一丁點兒回憶,何姿娜的母親認為,是小時候給她吃的一種紅鯉魚起了效果。
這種產自水田里的魚在當地并不少見,但卻被說成有傳說中“孟婆湯”般的功效,吃了能讓“再生人”“忘記前世”。
對這個問題,當地另有一種更為傳統的答案:人投胎轉世時,要過一條半濁半清的“黃泉河”,在過河時如喝了這條河里的水,就記不清前世了。
關于“再生人”的故事,這里幾乎每個村民都能輕松地講上好幾個,“某某記得自己上輩子是只小白豬”,“誰家小孩是他爺爺轉世投胎”,永遠不乏離奇的情節。
只是,多問一句便會掃興。
“我沒有親眼看到,但是很多人看到了”“這是真的,他的父母、鄰居、親戚都那么說”……
所有的“再生人”事跡,都出自其父母和至親之口,從來沒有一個外人親眼見過那些被指為“再生人”的小孩顯示出某種“神跡”。即使他們被抱到“前世”親人的面前,也是一樣。
能對自己的“前世”侃侃而談者,只是他們之中的極少數人。而且,都是在成年之后。
這是“再生人”的一個顯著特征。
上輩子我總是罵她她還在恨我
坪陽鄉位于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湖南、廣西、貴州的交界處,人口不到8000,大部分是侗族。
從省會長沙來這里,無論汽車還是火車,都在9個小時以上,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早在十幾年前,這里就被定為國家級貧困縣。
然而,這里的民風,淳樸得令來訪者難以想象。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習慣一直延續到今天。村寨里,吊腳樓聯排緊挨著,各家各戶又都有些親戚關系,人們往來密切,彼此信任,很少有懷疑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