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樓影院】《末代皇帝》:用色譜詮釋溥儀的一生
維托里奧·斯托拉羅善于運用色光營造沖突,表達情感和哲思,堪稱當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攝影師。憑借為《現代啟示錄》《赤色分子》和《末代皇帝》創造的非凡的影像,他三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末代皇帝》中的光影世界。
維托里奧·斯托拉羅善于運用色光營造沖突,表達情感和哲思,他的藝術觀念啟發了眾多后輩,堪稱當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攝影師。
維托里奧·斯托拉羅說:“攝影(photography)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用光寫作’,而電影攝影(cinematography)意思是用光線在運動中寫作。電影攝影師不是攝影指導,而是攝影作者。我們不僅僅是在用技術來傳達別人的想法,與此同時,我們也在運用自己的情感、文化和靈魂表達意義。”
憑借為《現代啟示錄》《赤色分子》和《末代皇帝》創造的非凡的影像,斯托拉羅三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1、色譜
在影片拍攝之前,斯托拉羅會就他的電影攝影方法準備一份書面的方案,詳述根據劇本設計的相應的照明風格和色彩框架。就《末代皇帝》這部影片,斯托拉羅說:“核心就是色譜。在把這部電影視覺化的過程中,我努力地用可見光來代表不同的生活。用色譜中的某一種顏色來代表生活中的不同階段。”
斯托拉羅認為,色彩能夠引發情緒的作用是有生理基礎的。例如,他列舉的一項研究表明,紅色能夠提高觀看者的血壓。但斯托拉羅認為他在《末代皇帝》中并沒有將色彩用作符號,而是用來描寫了一個人不同的人生階段。“觀眾并不需要讀解顏色,”他堅持說,“無論觀眾多么聰明或者敏感,他們都會有相應的感受。”斯托拉羅拍攝《末代皇帝》的方法是,用不同的顏色所能引發的感受突出溥儀的人生演變——從一個皇帝,最終變成一個平民百姓。
(圖/《光影創作課:21位電影攝影大師的現場教學》)
【注】這是一份《末代皇帝》的濃縮故事板,展示了斯托拉羅為整部影片設計的色譜。開場的紅色血液引發了一段很長的閃回,溥儀經歷了人生的紅(出生以及在婚禮之夜再 次出現)、橙(童年)、黃(看到朝拜皇帝的人)、綠(西洋汽車)、藍(在出租車里)、靛(宮殿)以及紫(放片室)。最后,毛澤東思想“畢業典禮”上的雪將所有顏色結合成了白色。
2、閃回到紅和橙
(圖/《光影創作課:21位電影攝影大師的現場教學》)
《末代皇帝》的開場設定在“二戰”后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在東北的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