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同性戀贏了,最高法院贏了沒“九神”之戰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小威廉·布倫南曾說,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規則就是“五票法則”,“有了5票,你就可以在這個地方為所欲為”。
責任編輯:蘇永通
當地時間2015年6月29日,美國華盛頓,一名示威者在法院前抗議最高法院裁決同性婚姻合法。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小威廉·布倫南曾說,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規則就是“五票法則”,“有了5票,你就可以在這個地方為所欲為”。
這一次,五票法則又應驗了。
當地時間2015年6月26日上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九名大法官在奧博格菲爾訴霍奇案中,以5∶4的票數,裁定同性婚姻在全美合法。
宣判時,大法官肯尼迪富于煽情的多數意見還未讀完,在場的一些同性婚姻支持者便已潸然淚下。
緊接著,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傾身向前,在入主最高法院10年后,第一次公開宣讀了異議意見。
“慶祝你們達成了一個渴望已久的目標。慶祝你們獲得了一種新的表達承諾的方式。慶祝你們獲得了新的福利。但請不要為了憲法而慶祝,這一切與憲法無關。”羅伯茨說。
中間派,實權派
對于熟悉美國最高法院格局的人來說,5∶4的對壘并不令人意外。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仝宗錦解釋,現任九位大法官中,金斯伯格、布雷耶、索托馬約爾、卡根屬于自由派,羅伯茨、斯卡利亞、托馬斯、阿利托屬于保守派。對于同性婚姻,自由派支持,保守派反對,觀點都比較清晰。
大法官肯尼迪則屬于中間派。此次的關鍵一票,正是由他投出。
1988年進入最高法院的肯尼迪,由政治理念保守的共和黨總統里根提名。他在政治生活中并不活躍,判決意見相對溫和,上任后,就表現出罕見的中間派立場。2005年另一位大法官奧康納退休后,更成為碩果僅存的“搖擺票”。
中國最高法院法官何帆曾寫道,在九名大法官一人一票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可以說,法院內部的意識形態越是對立,自由、保守兩派力量越是均衡,中間派就越有實權”。
過去十幾年中,自由、保守兩派趨近平衡,所以許多重大案件都由中間派一票定乾坤。
據何帆統計,在2006年至2007年開庭期內,肯尼迪在24個5∶4的判決中全部位于多數方,“在最高法院歷史上,還沒有哪個大法官能在一個開庭期內做到這一點”。
盡管司法理念時有搖擺,但在同性平權上,肯尼迪一直持支持態度。在1996年的羅默訴伊文思案、2003年的勞倫斯訴得克薩斯案、2013年的美利堅訴溫莎案中,肯尼迪連續三次撰寫判決多數意見,為同性戀者撐腰。
于是,肯尼迪大法官被捧上神壇,成為同性平權運動的“英雄”。2013年,舊金山男同性戀合唱團曾專門為他獻上一曲《給他們希望》。
長期觀察美國最高法院的上海律師趙煦把這三個案子,戲稱為&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