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向民資開門 交行領跑銀行業“混改”

上一輪的改革,國有銀行雖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之“名”,卻沒有真正達到股份制之“實”。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劉仕崢

交行混改應重在機制創新。 (CFP/圖)

上一輪的改革,國有銀行雖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之“名”,卻沒有真正達到股份制之“實”。

這一次,就是要探索一個更加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這是混改的主要內容。

“混改”起跑

這一次是上一輪改革的延續。

2015年6月29日下午一點半,交通銀行召開股東大會,董事長牛錫明在會上介紹,目前交行混改方案共12條措施、20個具體項目。十多天前,即6月16日,交行公告,該方案已經獲國務院批準。

實際上,早在2014年年中,交通銀行就發布公告稱,“正在積極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內部治理機制的可行方案。”

一年之后,隨著交行方案獲批,中國銀行業“混改”大幕正式拉開。

根據牛錫明在公開場合總結,交行混改主要集中于“治理機制”“經營機制”“經營模式轉型創新”三個方面。其中,在治理機制方面,建立“中國特色的大型商業銀行治理機制”。但根據目前已透露出來的細節,將在確保國有股占控股地位的前提下,通過引進民營資本、員工持股等優化現有股權結構。

針對內部經營機制改革,交行將改變用人薪酬考核機制、建立發展責任制和建立風險管理責任追究制度。牛錫明曾在公開場合透露,在今年1月初,交行就已經啟動新的人事薪酬體系考核機制。

是次銀行“混改”,即混合所有制改革,交行打“頭陣”,改革的對象也主要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即中、農、工、建、交五大行。

目前,在中國銀行體系內,包括五大國有商業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100多家城市商業銀行、1家郵政銀行以及眾多的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等。

“這一次是上一輪改革的延續。”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上一次國有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是在2005年前后。

上一輪改革將五大行從破產的邊緣拉回來,并且通過財政部注資、引進外資戰略投資者、剝離不良資產等方式,讓五大銀行陸續上市。

這次混改,是國有銀行進行的“第二輪”改革,主要是“把原來那一輪改革的成果進行夯實”,曾剛說。

五大銀行改制上市之后,基本上建立了商業銀行的管理架構和商業框架,也受到更多的市場化約束。

但上一輪的改革,國有銀行雖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之“名”,卻沒有真正達到股份制之“實”。

而這一次,“就是要探索一個更加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這是混改的主要內容”,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說。

在曾剛看來,混改的核心在于“治理結構”,讓銀行的公司治理更加現代化,“包括讓民資進入,是為讓銀行有一個更加充分混合的股本結構,同時人事薪酬等方面有市場化突破。”

即便經歷了一輪改革,雖然目前國有銀行均是上市公司,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