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地方政府機關搬遷現象 “政府搬家”的算盤

在中國地方以往的治理實踐中,經常用政府機構搬遷當做拉動一方經濟發展的杠桿,或者是疏解主城區功能、改善交通擁堵的手段。地方政府機關搬遷往往在當地整個發展戰略的框架之下,其搬遷理由似乎都很有說服力。搬遷之后的實際效果又是怎樣?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中國縣市一級政府機關遷移非常普遍,地市級政府搬遷也有很多偶爾也有省級政府駐地搬遷。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城市資源的轉移,不是單靠政府的力量就可以實現的。沈陽曾經把博物館建在南面很遠的農村,最后還是沒有多少人去。”

當前國家對土地控制越來越嚴,特別是近年來禁止黨政機關新建大樓,地方政府搬遷的越來越少。

近年來的城市化浪潮中,政府機關搬家現象,在各地遍地開花。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中國縣市一級政府機構遷移非常普遍,地市級政府機構搬遷也有很多,偶爾也有省級政府駐地搬遷。

在中國地方以往的治理實踐中,經常用政府機構搬遷當做拉動一方經濟發展的杠桿,或者是疏解主城區功能、改善交通擁堵的手段。地方政府機關搬遷往往在當地整個發展戰略的框架之下,其搬遷理由似乎都很有說服力。地方政府到底是如何盤算的?搬遷之后的實際效果又是怎樣?

湖南省政府駐地搬遷之后

喻女士是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居民。她家在市委黨校旁邊,距離如今湖南省政府所在地不到10分鐘車程。

自1999年起,喻女士家就在市委黨校家屬區里,當時這里非常“郊區”,“周邊都是山和水,也沒有什么建筑,特別荒涼”。

變化來自湖南省政府駐地的搬遷。2004年8月13日,國務院在給湖南省的批復中寫明:“同意湖南省人民政府駐地由長沙市芙蓉區五一中路遷移至長沙市天心區湘府路。”兩個月后,湖南省政府遷入新址辦公。

“湖南省政府之前靠近袁家嶺商圈,是長沙的CBD和老城區。省政府新址靠南,更加接近湘潭、株洲。”在長沙生活近20年的李先生說。

湖南省政府遷址后,一些變化慢慢發生。一是商業地產逐漸增多,以前市委黨校附近只有小飯館,省政府來之后立刻開了一個大飯店;二是日常生活便利。之前喻女士要去最近的超市,也要坐上半小時公交車,現在走到附近的超市只要十多分鐘。

但對普通長沙人來說,現在提到省政府還是會覺得是郊區。“那邊家具城挺多的。”李先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不過基礎設施比較齊全,醫院學校超市商場什么都有。”

除了生活便利很多,讓省政府周邊居民感受最直接的是房價飛漲。“我家以前住的是市委黨校的老房子,”喻女士說,“省政府搬過來后,周圍樓盤越來越多,地價也明顯上漲。2008年,家里就把之前的房子賣了,賺了一筆。”

遷址之初,湖南省宣稱搬遷目的是加快長(沙)、株(洲)、(湘)潭三市融合的步伐。遷到新址后,湖南省政府新機關院距市中心約8公里,同時也將長沙與株洲和湘潭的距離直接縮短。

不過,省政府旁邊的普通市民很難體會到長株潭一體化的進展,他們只關心跟自己生活最相關的部分。“這邊生活越來越方便,未必全是因為省政府搬遷所致。城市化發展也是重要原因,因為新省政府東南方有紅星商圈慢慢擴張。&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佳凝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