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外投資應避免的陷阱 以緬甸為例

我非常希望中國能把在緬甸的事情做穩辦好。這對中國的中長期海外經營的意義太重大了,原因不僅僅是緬甸的資源豐富,更因為它可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拓展提供寶貴經驗。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曾莉蓉

(向春/圖)

我非常希望中國能把在緬甸的事情做穩辦好。這對中國的中長期海外經營的意義太重大了,原因不僅僅是緬甸的資源豐富,更因為它可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拓展提供寶貴經驗。

深圳大學海外利益研究中心學 術指導、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我們中國人很多覺得東南亞太小,不值得關注。我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了解和考察東南亞,走得最多的是緬甸、柬埔寨、老撾、泰國、馬來西亞。走得較少的是越南、新加坡等。這里我講的案例集中于中國和緬甸的投資關系,而其中的問題,中國在其它國家的投資也會大部分和頻繁地遇到。

我下面提到的投資方,既包括產業界也包括政府的下屬機構。中國在緬甸的投資遇到的問題很多,引起中方最多關注的有兩大案例。一個是在緬甸的伊洛瓦底江的大規模水電站項目,一個是萊比塘的銅礦大項目。

兩個投資案例糾紛簡介:我在緬甸學到的教訓

在緬甸,伊洛瓦底江是大江,是緬甸人的母親河。她在緬甸北部有兩條支流,梅開江和曼麗開江,這兩條江流到南部三角洲,最后流入印度洋。對沿岸的老百姓特別是克欽民族,伊洛瓦底江具有重要的文化傳統價值包括宗教意義。

中國在伊洛瓦底江建立大壩和水電站,好處是能提供再生水電資源,調節水力速度,在旺季和淡季進行平衡。

從2010年開建的第一期工程,是中緬交界處的大壩。緬甸國內批評這個項目的聲音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牽涉到移民。伊洛瓦底江第一期工程估計至少有12000名居民要遷走,但當地老百姓不太愿走。這里面又牽涉到克欽族幾代人與聯邦政府和軍隊(也就是他們國家的中央權力系統)的沖突。一個廣為流傳的陰謀論說,建大壩是緬甸中央政府欲徹底摧毀克欽民族根基的核心部分。雙方武裝沖突了幾十年,聯邦政府和軍隊也沒有完全取勝,就用大規模移民的方式摧毀克欽族的家園。因為如果計劃完成了,被水庫淹沒的區域面積達到近三百平方英里。

第二是牽涉到生態和安全。緬甸跟中國的云貴高原屬于類似的地質狀況,批評方覺得在這個地區建這么大的水電站,會誘發更多難以預測的情況,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設計的高達152米的大壩在所在國的上游,萬一發生地震,引起潰壩,對下游的影響非常大,洪水會一泄而下。而當地的民房等等的建筑物既低矮又結構脆弱,根本經不起大水沖擊。

第三是利益的分配。建這個水壩,有電了,究竟誰得益?二戰結束時,緬甸是東南亞所有國家中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指標最好的。我1990年代中期去,緬甸的落后已經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

那時緬甸太缺乏電力。第一大城市是仰光,第二是曼德勒。太陽下山后,這兩大城市一片漆黑,除非是頗具規模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