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大戰 快遞業兩大幫派對決“最后一公里”

前有菜鳥,后有豐巢。一個是類似天貓的平臺模式,一個是類似京東的自營模式。馬云的菜鳥網絡,順豐的豐巢科技,誰將在快遞業一統江湖?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劉仕崢

廣東心怡科技物流有限公司位于菜鳥網絡天津物流園區運營中心的自動分揀貨物智能機器人。 (CFP/圖)

前有菜鳥,后有豐巢。一個是類似天貓的平臺模式,一個是類似京東的自營模式。馬云的菜鳥網絡,順豐的豐巢科技,誰將在快遞業一統江湖?

在群雄并起多年后,中國快遞業出現了兩大陣營分庭抗禮的局面。

2015年6月6日,中國快遞業“一哥”順豐速遞宣布,已跟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等公司,聯合發起成立了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豐巢”)。順豐拉攏的這些小兄弟,都是物流快遞行業里第一梯隊的成員。

而早在2013年5月28日,順豐、申通、中通和韻達就一起加入了由天貓控股的物流快遞平臺“菜鳥網絡”(以下簡稱“菜鳥”)。幾家公司各出資5000萬元,各擁有菜鳥1%的股份,各家均為配角,主角天貓持股43%,被稱為阿里系。

為何順豐要牽頭另起爐灶?從豐巢股權結構來看,申通、中通和韻達三家公司各占20%的股份,大股東順豐持股35%,被稱為“順達系”。

“圈內都在調侃豐巢這個名字,有人說從取名上,看得出順豐吃掉菜鳥的野心,鳥總是要入巢的嘛。但菜鳥是只大鳥,順豐的巢能否裝得下很難說。”一位資深快遞業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評論說。

快遞業歷來被稱為一個大江湖。曾經很多人想一統這個江湖。最早的是宅急送的創始人陳平。當時的宅急送靠著大件物流配送在民營快遞行業坐上頭把交椅。陳平曾經多次南下,想要收購順豐,但均告失敗。而順豐專注于小件配送,憑借飛機送貨的速度優勢,打敗宅急送,成為行業新老大。

后來陳平曾對南方周末記者反思說,宅急送當時輸在了沒有踩中小件市場大爆發的大趨勢。

此后,順豐一直坐穩民營快遞的頭把交椅,直到2013年菜鳥作為新的挑戰者出現。馬云當時給菜鳥的定位是,建立一張智能物流快遞網絡,讓所有的網購商品,都能在8小時內送達中國任何一個地方。

“順豐在速度上有口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