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就是用來等人的 于承惠·武人們
明星秀舞蹈的電視節目我會錯過,專業舞蹈演員比賽會追看。習武難勤,奔波生計或受窘人事,練習不夠,肌肉掌控能力,武人往往不如舞人。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劉悠翔 實習生 馮浩鵬
于承惠
于承惠是我《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兩部電影的主演,2014年電影《師父》殺青后,寫拍攝追記,于老未能參演我的第三部武打片,但寫到演員一章,不由自主地寫了于老。
聽到安排了長槍對搏,他拒絕用劇組準備的槍桿,用自己的。長槍對于武人,類似戲班演關公。關公戲,要上香禁語,娛樂事里出了敬神事。老派武人都敬長槍,長槍最練功夫、最顯功夫,于老有根用了三十年的槍桿,已泛紅色。
一次聚餐,于老要結賬,我攔他。一搭手,我倆都本能地把手伸到對方肋下。于老肋下肌,堅實如馬背。
于承惠成名于1983年的《少林寺》,李連杰正一號,他反一號。他原在山東武術隊,看到老隊員們跟體操運動員一樣,年過三十歲,便技巧退化,等同普通人。他跟我說:“我那么熱愛武術,一過三十,就什么都不行了,那我還追求什么?”
出于不甘心,他去民間訪傳統武術,訪到一位民國時代山東國術館的師父,之后又轉學多師,修行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