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停,火線復A股奇觀:千股“停復牌”
停牌者:“沒辦法,只能停了。股價連續跌停,股民們把公司的電話打爆,要公司停牌?!辈煌E普撸骸皶簳r找不到真實合理的停牌依據……已哭暈在鍵盤上?!?/blockquote>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劉仕崢 劉慧敏
跌不起躲得起!滬深兩市超過1600家公司停牌自救,占全部上市公司的57%。
千股集體停復牌,對“誠信”“真實”的基本商業規則和倫理要求造成的破壞,值得上市公司管理層、證券監管者以及投資者們重視和警醒。
從2015年6月迄今,中國股市,上演了一出從暴漲到暴跌,再由暴跌“似乎”回到暴漲的“過山車”般的大戲。
大戲的小小一角,是自7月以來,中國股市出現了上千家公司,以高度雷同、不值一辨的理由,紛紛停牌;等到7月9日,大盤開始好轉,千股漲停時,又以千奇百怪的借口,火速要求復牌的種種鬧劇,令人啼笑皆非。
鬧劇之所以能上演,或許主要是因為“形勢所迫”;但由此造成,對“誠信”“真實”的基本倫理和規則要求的傷害和破壞,值得上市公司管理層、證券監管者以及投資者們,重視和警醒。
停牌者
放眼望去,上市公司的停牌公告理由,大都是語焉不詳的“謀劃重大事項”。
“我們是4月份停的牌,為了一宗并購,是真并購。6月份復牌,到現在不到一個月,又要求停牌,可能不太合適吧?”
2015年7月7日,中午12時許,浙江省內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邵杰(化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然而,僅僅六小時之后,這家公司就發布了新的“停牌公告”,理由是“籌劃重大事項”。
面對記者的疑惑,邵杰解釋:“沒辦法,只能停了。股價連續跌停,股民們把公司的電話打爆,要公司停牌。周邊的上市公司,好多也都停了。”
在7月7日這一天,下午4點30分左右,包括邵杰所在的企業,有170多家上市公司,向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稱深交所)提出了停牌申請。深交所隨后表示不再受理。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
“微信群里,上交所的人,跟大家喊話,說沒有真正重大事項,不要申請停牌。”一位在上交所掛牌的北京地區上市公司高管馬高(化名)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他所說的微信群,是交易所與諸多上市公司的工作人員日常聯系工作時所用。
但幾個小時后,也就是7日晚8點,情況又變了。
深交所突然通知,重新放開受理停牌申請。“據我們了解的幾家,當時只要申請停牌的,基本都批準了。”邵杰說。
包括在上交所上市的企業,僅僅在7月7日這一天里,滬深兩市共有超過50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停牌公告。
加上此前已經停牌的企業,7月8日開盤時,滬深兩市共有超過1300家公司停牌。7月8日當天,滬深兩市,又有321家公司申請停牌,其中就有馬高所在的公司。
至此,停牌者超過1600家,占到全部2800家上市公司(滬市1071家,深交所1729家)的57%強。此番情形,不僅中國金融史上僅見,放眼世界,也罕有聽聞。
“這樣的事情是從7月初開始的,前面幾天,交易所網站的上市公司公告欄里,每天基本是2頁的停牌公告;到后來,每天多得都不想再看了,幾乎滿目皆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