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大學生沒閑暇讀書

剝奪了學生養成“自發”能力的可能,又談何“領袖人才”的培養?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鄭生竹

剝奪了學生養成“自發”能力的可能,又談何“領袖人才”的培養?

據傳傅斯年有一名言,“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個小時是用來沉思的”。因此,臺灣大學在傅斯年去世后鑄鐘紀念,“傅鐘”只敲二十一聲,提醒臺大學子應該把每一天讀書、睡覺、做事的時間限制在二十一小時內,剩下三小時,用于沉思。

這最能警醒當下大學的本科教育。在我熟悉的幾所大學中,本科畢業要求修學分140有加,平均一課程1.5或2學分,以4年7學期算,則每學期平均需要修10門功課以上。事實上,一般低年級學生每學期修15門功課確是常態。加上團委、班級、社團的活動,其結果,則學生天天疲于應付,時間七零八落,不僅沒有沉思的時間,甚至已到了無暇讀書的地步。

就理想言,大學生每修一課程大概均需閱讀數部或十數部書,但因多數時間已用于課堂,修課而不讀書漸成常態。到期末時,甚至出現多數學生需要在二三星期內完成近1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