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DNA,有它事情會變得簡單 ——專訪九龍倉集團第一副主席周安橋
九龍倉集團第一副主席,九龍倉中國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周安橋先生
以誠為本,以信立人,誠信不僅是從古至今的傳承,還是商業的核心。然而,當前的中國商業社會正經歷著巨大的誠信危機,制假售假、商業欺詐、逃債騙貸等屢見不鮮,企業和公眾深受其害,危機甚至上升至國家層面。此前,總理李克強強調要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關于誠信,港企九龍倉在內地市場有哪些觀察和心得?
港企創內地,講真話就是競爭力
南方周末:九龍倉作為港企進駐內地地產市場,數十年苦心經營,并與中海、招商、萬科等眾多房企友好合作,除了自身實力,九龍倉還有什么秘訣?
周安橋:九龍倉在內地開展業務的理念和在香港是一樣的,就是堅守誠信,最簡單的管理方式就是講真話,做實事。
我們在內地的發展過程中發現,如果新進入一個城市,跟在這個城市有品牌依托的房企比,我們要花一倍以上的努力才能夠打開局面,因此我們就采取跟他人合作的辦法,用他們的品牌來打開局面。
合作的秘訣很簡單,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誠信。以誠待人,有原則地遷就。原則就是不要碰我們的底線。合作之前,我們會先把這些底線告訴他,“你不要碰,行不行?”行的話,我們就可以談合作了。
這些底線一般關乎公平、公開、公正。比如你操盤,招標要公開,要貨比三家,不能說你負責的事,我們就完全不能管了。另外,項目售價的重大改動,你總得告訴我們一聲吧,不能你說改就改。比如總體規劃,你負責找人定位,最后拍板簽字以前,方案我們也要過目一下。
過去這么多年合作下來,合作伙伴打過招呼的事情,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我們都是OK的。當然我們會多問一句:“為什么會有這個變化呢?”因為我們沒有團隊在項目里,所以花20分鐘問問情況,再正常不過。
南方周末:幾乎都是正面的例子?
周安橋:全部都是正面的例子。房地產項目,說簡單其實很簡單——買地、蓋房子、賣樓,就三個程序,但細節很復雜,如果你每一個細節都要看著合作方,假設這個團隊有40個人,要看著這40個人起碼要額外派10個人去。但實際上,我們基本上在每一個合作項目里面就派一個財務經理,足夠了。
你對人家誠信,當然也希望人家對你誠信。事實上,你對人家誠信之后,人家基本上都會對你誠信。這么多年來,很少發生過反面的例子。
我們蘇州一個合作項目當年買地買貴了,所以前期要虧本,一個新老總過來的時候,我跟他許了這個愿:“你想盡一切辦法把它做平,做平了,我個人拿兩瓶好的瑪歌請你喝。”我知道他喜歡喝紅酒,結果他真做平了。我遵守承諾,特意干巴巴地從香港拿了兩瓶瑪歌,坐飛機帶過來,為了這兩瓶酒,還要托運行李,他也很感動。
選擇誠信的合伙人
南方周末:在企業合作上,香港和內地有沒有差異?
周安橋:合作上沒有太大差異。當初我們要把這個方法拿到內地來的時候,就受到過質疑,“在香港行,在內地行不行?會不會遇到騙子?”到了今天,有時候還會有人有這種懷疑。但實際上,九龍倉進入內地,在房地產領域我們幾乎沒有碰到騙子。當然,我們選擇合伙人也是比較嚴格的,不會隨便跟一個不認識的人合作。
有誠信,合作就會變得輕松,因為我不需要老“看”著你。老是要防著別人是很累的。大家一起關心這個市場,關心怎么把產品做好,把價格賣好,我們應該把時間花在這些地方。
如果有誠信,我們輕松,合伙人也輕松。當然,不是說講誠信就一定能賺錢,市場看錯的時候一樣會虧錢,但虧本也得認。我們十幾個合作項目,差不多有百分之二三十是不賺錢的,但一時不賺錢也不會影響我們繼續再合作。真的要心無芥蒂,不能一賺不到錢,就埋怨合作伙伴。
南方周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周安橋:就是這個道理,在經營上就是這個態度。所以其他人跟九龍倉合作,賺了大家一起高興,虧了當然不高興,但也是一起不高興。
我對誠信的重鑄有信心
南方周末:中國現在進入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你覺得重建社會的誠信對提高國家軟實力有幫助嗎?
周安橋: 肯定是有幫助的。誠信從中國古代文化傳承而來。雖然到了今天,經濟發達了,誠信卻沒落了,但我相信誠信這種美德肯定是會逐漸回歸的。對于創業者來說,從創業開始就應該堅守誠信。其實誠信又要強調又不需要強調,如果當它變成一個DNA,就不需要強調了。比如香港的產品比較安全,價錢也合理,所以內地民眾喜歡到香港去買東西,其實可能買的是同樣的東西,就是因為香港經商更講誠信。但是我對內地誠信的重鑄是有信心的。
南方周末:商業的基礎是誠信,但不少國人認同“無商不奸”。你怎么看?
周安橋:“無商不奸”代表了中國古代重儒輕商的社會風氣和中國社會傳統上對商人的偏見。其實在中國古代,成為大商人也必須是有很好的道德觀念與知識修養。而在西方,良好的信用記錄可能是成為工商精英的第一要素。商業誠信更重要的是來自企業的內心,不管商業環境如何,按照自己的內心做事。
南方周末:誠信也能降低企業、社會和國家運行的成本?
周安橋:非常明顯。比如前面提到我們秉承誠信的原則,與其他房地產商合作,用他們的品牌,在我們沒有品牌依托的城市打開局面的做法,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在內地我們可能有一半以上的項目由別人操盤;但在有九龍倉品牌依托的城市,我們會盡量多的選擇自己操盤。這也是我們重要的策略,未來我們會繼續采用這個策略,把我們的生意做得更大一點,更多一點。
南方周末:你覺得當今中國社會誠信沒落的原因是什么?
周安橋:改革開放后,許多人都想賺快錢。建立一個品牌不容易,但山寨一個品牌比卻很容易。企業應該做的是建立自己的品牌,以誠信為基礎做出更有品質的東西。誠信系統的建立需要過程,中國的領導人也在積極引導,我自己對中國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