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長改革 等待兵的逆襲

“對熱愛部隊且素質過硬的基層士兵而言,大家盼望有一條職業化、可供一直走下去的路?!?/blockquote>

責任編輯:姚憶江

25年兵齡,22年班長,在推進士官制度改革的輿論場中,第二炮兵某部“兵王”王忠心成了媒體關注的軍士長。 (CFP/圖)

士官在國際上通常稱軍士,在我國就是志愿兵役制士兵,是介于義務兵和軍官的一個群體。

從2014年以來,解放軍在沈陽軍區、北京軍區、廣州軍區開展試點,在建制旅(團)、營、連分別設立了士官長,這些士官長負責部隊日常軍事訓練、管理教育工作。

處于“摸著石頭過河”階段的士官長改革,作為軍人職業化的重要一步,其意義不言而喻。

眼下,我軍士官長制度改革的帷幕一角已被拉開。這場向士兵要戰斗力的“建軍大業”,何時平穩落地,是許多士官最關切的問題。

“對熱愛部隊且素質過硬的基層士兵而言,大家盼望有一條職業化、可供一直走下去的路。”

看著最后一個同年入伍的老戰友漸行漸遠,消失在營房大門外,李立偷偷抹了把眼角。2014年末的那天天氣陰沉,小雨簌簌。

3,5,8,12,16,這些數字就好像灰姑娘舞會上的12點鐘聲,鐘聲一響,戰友們戴著大紅花,伴著鑼鼓和鞭炮聲,就走了。

1998年末,20歲的李立離開廣東四會的老家,來到隱匿于某繁華都市一片居民住宅背后的軍營。16年倏忽而過,比他老的兵走了,和他同期的戰友走了,連比他年輕的“新兵蛋子”也走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作為一個老班長,即使肩章上金燦燦的兩道拐暗示著自己比別人多扎根軍營幾年,但那并沒有多少說服力。按照以往的規定,作戰營里是沒有高級士官編制的。16年,就走到頭了。他留不住戰友,還得趕緊找個理由說服自己留下。誰知他真的趕上了時候。

“兵涯”的成功逆襲

李立所在的某集團軍屬于首批試點單位。2014年年末,解放軍逐漸開始在沈陽、北京、廣州等軍區的一些部隊試點士官長制度,探索在建制旅(團)、營、連設立士官長,負責部隊日常軍事訓練、管理教育工作的可行性。

作為旅里為數不多軍齡超過16年的老“兵頭”,他被選為唯一一名旅士官長,排名僅次于旅司令部副參謀長。

在旅司令部,李立第一次擁有了一間十幾平方的獨立辦公室,門上掛著的“旅士官長”銘牌尤其醒目。隔著一米多寬的走廊,對面是同樣大小的副參謀長辦公室。

從一個管二三十號人的老班長,到負責全旅士兵的日常管理,李立在“兵涯”的暮年成功逆襲。

2015年3月15日,全軍首批士官長上崗。李立所在旅在連、營、團、旅四個層級共編設了13名士官長的崗位。這13人在經過20項考核后,從89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

生于1978年的李立,和電視劇《士兵突擊》的主人公許三多生活在同一時代,命運也有些類似。

故事中的許三多比李立小一歲,19歲參軍,入伍滿兩年后正好趕上1999年國家修訂兵役法——服滿兩年期限的義務兵如果不退伍,即轉為士官?,F實中也趕上這次改革的李立,在入伍第三年升為一級士官(相當于現在的下士,3-5年),并成為該旅的一名班長。

李立無疑是幸運的,入伍16年,先后趕上1999年、2009年兩次軍隊士官制度改革,現在又“撞上”士官長制度試點。

而他身邊,大多數戰友沒能等到這一天。

黃的一位戰友入伍八年(中士),來自湖北農村,自身軍事素質很好,當時晉升上士完全沒問題??删驮谀且荒?,他的老父不幸去世,家中剩一位體弱多病的老母無人照料。而部隊規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