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說】愛情,女人,記憶
1980年代柏林的女權主義者在游行的時候總是喊“我們要一切”的口號。從今天來看,她們都失敗了,因為生活不一定會提供一切。
責任編輯:朱又可
愛是我們最需要的,愛情卻是我們最怕的。因此男人與女人的關系很少會不復雜,使之復雜的是我們的記憶。愛情與記憶之間有什么給我們帶來這么多痛苦呢?
從記憶的本身來看,本來有兩種記憶。為了了解這個現象,最好用兩個不同的詞來解釋記憶,德文、英文是這樣。有集體的和個體的記憶。集體的記憶我們最好叫紀念。一個民族每年會紀念建國之類的歷史事件,她分享集體的記憶。如果一個民族失去了這種紀念,她會從歷史上失蹤,或者陷入很大的困境。
跟紀念不一樣的記憶是個人的,我們叫它回憶。人類很晚才有這種現象。比歐洲早一千多年,中國已經有詩人能這樣說:你還記得嗎?二十年以前我們兩個……因此不少唐朝的詩歌用“記”這個漢字來作為標題。
這種回憶都包含一點憂郁的感覺,因為所有的回顧跟時間有密切的關系。我們記得的經常已經沒了。好的文學作品就是從懷念開始。無論是杜牧、魯迅或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懷念”是他們大作的出發點,這讓讀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佳凝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