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書架】秘藏德日進

在當前“全球化”運動洶涌推進,連“星球大戰”也即將要開始的時代,中國的讀者還沒有好好地閱讀過德日進,真的落后。

責任編輯:劉小磊

李天綱,1957年生于上?!,F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上海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國宗教史。著有《中國禮儀之爭:歷史、文獻和意義》《文化上?!贰度宋纳虾!贰洞笄宓蹏鞘杏∠蟆贰恶R相伯與近代中國思想》《歷史活著》等。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編輯讓我談談“對自己影響最大、或最喜歡的幾本書”,確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秘密書架”,是否就是因為印象深刻,故而反復閱讀,確實很有體會,別人還沒有察知的那種書——有如秘籍?于是,忽然想到東漢“不見異人,當得異書”的故事。故事出自《后漢書·王充傳》,說的是王充的《論衡》寫得清通,當初卻只在吳、越地區流行,“中土未有傳者”。后來,才女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流落到江南,讀之學問大有長進;再后來,經學家王肅的父親王朗任會籍太守,也是讀了《論衡》,學問大長。這種“秘密書架”現象,“時人稱其才進,或曰:‘不見異人,當得異書’”。

讀書生涯,不外是見“異人”,讀“異書”,惟教師爺不能多見,教科書不能多讀。然而,每一個時代,“異人”“異書”并不是很多,要帶著眼睛去發現,這又是見仁見智,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的故事是要說:異人、異書,常常是撞見的,驀然回首,就在燈火闌珊處。話說1992年夏,我在舊金山大學利瑪竇中西文化歷史研究所做訪問學者,于一家舊書店里“邂逅德日進”。取過一本,翻看一過,頓時七竅開明,百思浮現,此后就開始收集德日進(Teilhard de Chardin, 1881-1955)的著作。關于德日進的中西文著作,至今積累在書架上的紙本書近二十本,電子書更多。德日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佳凝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