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來,中國股災你躲過多少
經濟轉型期的概念炒作、暴富神話、騙局、與融資進入股市,是形成股災的要件,百年前如此,現在同樣如此。
7月7日,股民在遼寧沈陽一證券營業部里關注股市行情。
經濟轉型期的概念炒作、暴富神話、騙局、與融資進入股市,是形成股災的要件,百年前如此,現在同樣如此。
“知道”為你盤點一百年來中國出現的哪些股災以及背后隱藏的你所不知的秘密。
近現代中國有股市的歷史不算長,經歷的股災可不少。
按理說,苦難讓人成長,不過大多數人從歷史中學會的是很難汲取的教訓,剩下的則是不變的貪婪與恐懼。雖然在不斷滾動的股市中,每一波上漲都會改頭換面重新再來,股市同樣在造就公司,造就新經濟,還包括讓人在絕望中掛懷最后的希望。
股市暴漲暴跌,從圈錢再到圈錢,從崩潰再到崩潰,股市似乎就有本事在同一條河里翻幾次船。不信?往下看。
2015年夏:10個希臘的GDP被跌走
2015年6、7月,K線圖拉出一個讓人絕望的折線。短短三周時間,跌幅超過30%的個股高達2300多只,其中跌幅超過50%的個股達到490家,跌幅在40%至50%的個股為965只,10個希臘的GDP被跌走(約為23600億美元)。
毒資產加杠桿、股指期貨造就了一輪牛市,也為股災埋下伏筆。股市去杠桿蔓延到散戶投資者、券商、信托,最后是銀行。隨著資產大幅縮水,債務面臨崩盤。為了避免金融危機,政府只能出手。
也許股市錢來得太容易——身邊總是有人炫耀每天幾十萬元的收益,以及自己敢于借入高息資金的勇氣——大量資金進入股市,本金不夠就借貸,從券商以1:1的比例獲得的資金不夠,就到民間配資公司以1:8的杠桿獲取高息資金&helli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