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抄】“梁璧輝”釋義
以前只知道南京大學中文系的系友俞銘璜寫了著名的《“有鬼無害”論》,現在才知道賬不能算在他一個人頭上,也有張春橋的一份“功勞”。以前只知道文章以“梁璧輝”筆名發表,不知道為何取這么個筆名,現在才明白原來是這么個意思。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63年5月6—7日的《文匯報》,發表了批判戲劇《李慧娘》的文章《“有鬼無害”論》,全文兩萬多字,影響當然很大。文章署名“梁璧輝”。所有的中國當代文學史著作,都會寫到“梁璧輝”對《李慧娘》的批判。近讀《徐景賢最后回憶》,對《“有鬼無害”論》的出籠,有了新的了解。
1962年12月21日,毛澤東在同華東地區省、市委書記談話時,表達了對戲劇現狀的不滿,認為戲劇里都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是“西風壓倒東風”。上海市委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