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和常青藤的綿羊
在美國名校讀本科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如果你認為,相對于中國學生苦逼的應試教育,美國名校的素質教育非??鞓?,培養出的學生更優秀,那你就完全錯了。
責任編輯:劉小磊
德雷謝維奇曾在耶魯大學教過十年書,現在是一名職業作家,他在書中披露了不少耶魯大學的內幕。
在美國名校讀本科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如果你認為,相對于中國學生苦逼的應試教育,美國名校的素質教育非??鞓?,培養出的學生更優秀,那你就完全錯了。
現在很多憂國憂民的老派人物已經對中國的大學,包括一流名校,有點不敢抱太大希望了。中國大學給人的印象是不但學術創新能力不行,就連社會責任感也不行,用錢理群的話說,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那么禮失求諸野,美國大學又如何呢?常青藤名校學生,是否都是德才兼備,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充滿英雄主義和冒險精神的人中之龍鳳?在美國名校讀本科——而不是一般中國留學生讀的、以搞科研發論文為目標的研究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像這樣的問題光問哈佛女孩劉亦婷不行,最好再找個懂行的本地人問問,比如曾在耶魯教過十年書的威廉·德雷謝維奇(William Deresiewicz)。他去年出了一本書,叫做《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這個稱號并不比“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好聽。
顯然這是一本批評美國名校教育的書,不過這本書并不只是圖個吐槽的痛快,它講述了一點名校的運行機制。此書沒提中國,可是我想如果把中美兩國名校教育放在一起比較一下,將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作為中國讀者,如果你不怎么了解美國教育,讀完這本書可能會驚異于中美大學的巨大差異;如果你已經有所了解美國教育,讀完可能會驚異于中美大學有巨大的相似性。
也許我們還可以思考一下,現代大學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好得像綿羊一樣的學生
為說話方便,我們虛構兩個學生:清華大學的小明和耶魯大學的Joe。能入選各自國家的頂級名校,兩人顯然都是出類拔萃的精英。人們相信他們都是未來社會棟梁,甚至有可能成為各自國家的領導人。
然而在此時此刻,小明的形象距離領導人還相差很遠。他來自中國某個邊遠地區,身體談不上健壯,戴個眼鏡,社會經驗相當有限,也不怎么善于言談,除了成績好外,簡直一無所長??瘫〉娜丝赡軙f小明有點讀書讀傻了,是高考的受害者。
但小明其實是高考的受益者。他是自己家族,甚至可以說是家鄉的驕傲。為了得到這位全省狀元,清華招生組曾把小明請到北京陪吃陪玩,美其名曰“參觀校園”,直到看著他填報了志愿才算放心,簡直是球星的待遇。
Joe的父親是某大公司CEO,母親在家做全職主婦。由于父母都是耶魯畢業生,Joe上耶魯不過是遵循了家族傳統而已。美國大學錄取并不只看分數,非常講究綜合素質。跟小明相比,Joe可謂多才多藝。他高中時就跟同學搞過樂隊,能寫能彈能唱,從小就精通游泳、網球和冰球,而且入選校隊參加比賽。Joe的組織能力很強,是高中學生會副主席,而且很有愛心,經常去社區醫院幫助殘疾人做康復運動。
要論解決刁鉆古怪的高考數學題,Joe肯定不如小明——但是Joe的學習成績并不差。Joe從高二開始就選修了幾門大學先修課程(叫做“AP”,advanced placement),還沒上大學已經具備微積分和宏觀經濟學的知識,這都是小明高考范圍以外的內容。
跟很多名校一樣,耶魯甚至允許Joe高中畢業后先玩一年再入學,一方面休息休息,一方面趁著年輕看看世界。Joe并沒有浪費這一年時間。在歐洲游歷了半年之后,他在父親幫助下前往非洲,以志愿者身份在蓋茨基金會工作了幾個月,任務是幫助贊比亞減少艾滋病毒感染。
小明深知自己的一切榮譽都來自分數。只有過硬的分數才能讓他拿到獎學金、出國留學、找份好工作。為此,小明在清華的學習策略跟高中并無區別,那就是一定要門門功課都拿優等。
Joe的大學生活就比小明豐富多了。他是多個學生組織的成員,每逢假期就去做志愿者或者去大公司實習,有相當專業的體育運動,而且經常跟老師和同學們交流讀書心得!
所以中美大學教育的確是非常不同??墒侨绻銚苏J為,相對于小明苦逼的應試教育,Joe正在經歷的素質教育非??鞓?,或者你認為Joe是比小明更優秀的人才,那你就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