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起定海神針的作用”領導人座談會的開法

回顧中共建政以來的各類高層座談會,通報情況、聽取意見的占多數, 但作出決策的座談會也不在少數。

責任編輯:責任編輯 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5年7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陜西調研,并在榆林市主持召開部分省區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座談會。 (新華社記者 李濤/圖)

回顧中共建政以來的各類高層座談會,通報情況、聽取意見的占多數, 但作出決策的座談會也不在少數。

座談會不僅在人員安排上靈活,在召開的時機上也比較靈活。

2015年7月8日到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到陜西調研。在公開報道中,這是他就任現職后出京調研的第九個省份。

身為中紀委書記的王岐山,每次出行都能引起諸多關注,此行也不例外。除了對“打虎”動向的猜測,他在陜西期間主持召開的部分省區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座談會,也引起了諸多解讀。

作為一種決策機制,中央領導人主持的高層座談會,時常出現在官方報道中。在中共歷史上,這種類型的座談會也并不鮮見。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代領導人就經常召開省委(第一)書記座談會。習近平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后,也多次召開省委書記座談會,但中紀委書記召集省委書記召開座談會并不多見,南方周末記者所能查閱的公開出版物中,尚未見有先例。

“黨政工作機制中,座談會是中國特色。”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小勁說,對于黨政系統中各類座談會的定位并沒有統一的明確說法,其地位也難以一言概之,但在關鍵時刻能反映中國政治體制的彈性。

“開座談會比較靈活”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座談會意即不拘于形式的會議。在中共建政之前,“座談會”就經常召開,著名的要數延安文藝座談會。

“開座談會比較靈活。”中央黨校黨史系教授羅平漢說,不像一些有制度規定的會議,會期、會議規模、參會人員都有明確規定,比如開中央全會就必須是中央委員會的成員才能出席,且發言相對自由。另外,有些會議的名字不好確定,比如跟黨外人士開會,叫座談會才比較合適。在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就在陜甘寧邊區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宣傳中共的抗戰主張,在邊區、分區、縣(市)三級政權中都有召開。

座談會不僅在人員安排上靈活,在召開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