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專家 一個“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的食物鏈

盡管早被揭穿是“野雞協會”,但他依然掛著“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名頭四處招搖,十年累計接受了6000余次采訪,對幾乎一切涉及食品安全的領域指點江山。

責任編輯:馮翔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潘章帥

董金獅接受央視采訪,講解“一次性發泡餐盒存在的問題”。 (董金獅個人博客/圖)

盡管早被揭穿是“野雞協會”,但他依然掛著“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名頭四處招搖,十年累計接受了6000余次采訪,對幾乎一切涉及食品安全的領域指點江山。

政府決策與科學研究的爭議之處,媒體的非專業性和傳播特點,民間企業的逐利行為,三者的結合產生了巨大的“商機”,被他發現了。

董金獅,一個“包裝專家”的“包裝”之路,直到去年才宣告終結。至今,他的一些“專家意見”依然被媒體引用,在網上流傳。

2015年6月初的一天,北京一家報社跑食品安全方面的記者劉曉斌(化名)撥打了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的手機號,想讓他談一談烤羊腰子的危害。

多次撥打后,電話始終無法接通。這讓采訪過董金獅多次的劉曉斌感到意外,“他不會拒絕任何一次采訪呀?”

在媒體圈,董金獅是炙手可熱的食品安全專家。他擁有50多個社會頭銜,自稱十幾年來接受過6000次的采訪,涉及行業包括塑料餐盒、保鮮膜、奶瓶、礦泉水、餐巾紙、方便面桶、果蔬……

所有頭銜中,董金獅使用最頻繁的是這個: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直到6月29日,一則消息引爆了京城跑食品健康領域的記者媒體圈。

公安部在其主辦的“2015食品藥品安全刑事保護論壇”上,發布了一條通報:根據有關部門移交的案件線索,公安部部署江蘇常州公安機關成功偵破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負責人董某某涉嫌敲詐勒索案,敲詐勒索數額達600萬元。

實際上,董金獅此時已經身陷囹圄一年多了。

你想讓我說啥我就說啥

董金獅不僅是個人名,而且是個名人。這個稱呼甚至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

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人民政府的官網上,他的簡歷被放在“大荔名人”一欄下。男,漢族,1963年生,張家鄉十里灘村人。1986年畢業于西北大學化學系,1989年獲中科院環境化學碩士學位。1989年至1995年在鐵道部勞動衛生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環保塑料餐具的研究與開發……

這個網頁現在還能打開。從照片上看,這位文質彬彬西裝革履,架著一副金絲眼鏡的中年人,也十分符合公眾想象中的公共知識分子形象。

現在,他的博客與微博置頂的文章都是一封署名“董金獅親屬”的公開信,抗議媒體在董金獅被捕后對此事的報道違反了新聞準則,是“媒體審判”。這無疑驗證了公安部公布的那個“董某某”就是他。一同被批捕的,還有他的四個團隊成員。

董金獅的博客、微博,名字均是“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董金獅”。

在電視熒屏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