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你的競爭力
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干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劉慧敏 田靜
2015年7月29日,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北京知春里的辦公室內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一個公司跟行業和同行交換信息就變得不可避免,甚至極度依賴了??梢哉f,信息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和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干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人工智能的關鍵依然是人,計算機對人控制反轉的可能性,至少在未來十年我還沒看到。
1983年出生于福建龍巖的張一鳴,2012年3月創辦了“字節跳動”,半年后推出了移動資訊App今日頭條,目前有超過2500萬日活用戶。
一年前,這個公司主要是通過機器算法猜測某個用戶可能關注什么內容,然后將用戶引到媒體網頁,或者抓取媒體內容推送給用戶。這一模式讓今日頭條陷入爭議。
此后,今日頭條開始加大對傳統媒體的利益分享力度。同時,積極引入自媒體等新內容創作者入駐,開辟新的信息源。但它依然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如何區別虛假信息,如何讓海量信息更精準地體現其對用戶的價值。
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如果做個調查,可能會發現一個公司的員工打開工作郵箱的頻率跟這個公司的業績有著某種正向關聯。郵件被閱讀得越及時,這個公司的業績往往越好。因為信息在公司內部被高效流動和分享,作出決策的時間在縮短,公司運營的效率在提升。
現在很多公司內部都有不少信息共享工具,比如即時通訊工具、郵箱和公司內部信息傳達系統等,但這些工具還不夠智能。很多公司還把開會當做最主要的信息流動工具,其實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信息流動的效率是否足夠高,對我們這種人才高度密集的知識型企業非常重要。
當然,像老干媽這樣的傳統企業,不需要知道外界太多信息,也不需要跟外界交換太多信息,因為制作方法可以做到百年不變,或者基本不變。除非發生外部變化,比如自來水受到了污染,否則它可以跟外部信息絕緣。
但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