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視】輿論制高點是有海拔的
輿論需要敵人,愛臺灣的輿論戰,目的是要創造一個賣臺集團,可是,如果臺灣,居然有近一半人被輿論視為賣臺灣的群體,不是荒唐,就是恐怖。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鄭生竹
誰都知道輿論戰要搶占輿論制高點,但背后的傳播規律卻未必了了。你一旦深入下去,就會發現:輿論制高點,不僅是極為重要的輿論策略,也是極有意思的輿論現象。
首先,輿論是有海拔的。不是所有的輿論制高點都一個高度,不同的輿論制高點有不同的海拔。其差別是比出來的,特別是反向比較,看得更清。所以,輿論制高點有比較級,可稱之為“輿論更高點”;在特定時空,當然有最高級,可稱之為“輿論最高點”。
其次,輿論制高點是會發生變化的。大約一百年前,中國有至少有三個輿論制高點:民主、科學和富強。但民主、科學的海拔高度,都不如富強。比一比就知道:一種社會:“民主、科學卻不富強”,另一種社會:“雖不民主、科學卻富強”,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