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定有多個平行的你” ——王飛躍談正來臨的第五次工業革命
未來的世界,一定是真人與虛人一體化的平行人:平行人=人+i人,平行物=物+i物,開始是虛實的一對一,然后是一對多,多對一,最后是多對多,形成虛實互動、互生、互存的平行社會。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曾莉蓉 袁玥
未來的世界,一定是真人與虛人一體化的平行人:平行人=人+i人,平行物=物+i物,開始是虛實的一對一,然后是一對多,多對一,最后是多對多,形成虛實互動、互生、互存的平行社會。
有一次,我作報告后一位名家當時就說:“哎呀,你做的工作最后必然導致《1984》……”我說自己做的恰是《1984》的反面,因為我所從事工作的目標就是促進社會走向開放,而且這是技術發展的必然。——大概常常有人對他的工作提出這種疑問,因此在騰訊文化·2015夏季思享會上,中科院自動化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在作“跨界、跨世界:迎接平行時代的智能產業與智慧社會”的主題演講時,開篇就主動說起這事。演講結束后第二天,南方周末記者在王教授辦公室專訪了他。
X5.0與平行世界
戴志勇:在騰訊作的演講里,你提到了X5.0時代,但德國人才提出工業4.0沒多久。德國政府認為,工業4.0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s)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F在,中國各大互聯網公司也在提工業4.0。您研究的X5.0時代,與工業4.0時代有什么區別?
王飛躍:什么區別?去看看《工業4.0》一書和德國“工業4.0”的戰略計劃實施建議,就會發現它完全沒有新的理念、方法和技術,只是在總結已有的東西,但宣傳非常成功。我提倡工業5.0和X5.0,部分原因的確是讓德國“工業4.0”說法刺激的;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反思咱們自己的“四大發明”。
就技術發展而言,我覺得在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網絡化后,我們進入了第5個技術發展階段:平行化,就是以虛實平行互動為特征的智能技術時代,所以就有了X5.0的講法。機械化的典型特征是蒸汽機,電氣化是電動機,信息化是計算機,網絡化是路由器,平行化呢?機器人?無人機?智能機?平行機?我不知道。但無論如何,就像蒸汽機和電動機一樣,計算機和路由器將很快“消失”在無所不在之中。
社會上有中國對人類貢獻了“四大發明”的說法。其實,我認為我們祖先最早最重要的發明是“二進制法”,不過國人稱之為“八卦”用來算命,相應的學問叫做“易學”,《易經》成了經典。萊布尼茨最早認識到八卦與二進制的關系,從此有了現代的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研究。所以,中國人應認識到自己的祖先有過五大發明,遺憾的是后人用錯了地方,而最大的發明正是支撐當今智能時代的基石。因此,我更愿意稱當今時代為第五個技術時代。
戴志勇:“平行化”是X5.0時代的核心概念?它包括哪些特征?
王飛躍:總結來說,X5.0時代的智能體系包括:一個核心,平行的虛實互動理念;兩個支撐,ACP方法和CPSS基礎設施;三個主題,智能組織、智慧管理和社會智能。
一般人只熟悉兩個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但波普爾告訴我們,還有個第三世界——人工世界。如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來了,必須開發第三世界。
關于“平行”,要從復雜性與智能化說起。我給復雜系統做了一個定義,一是不可分,二是不可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