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審評急“手術” 鼓勵新藥創新,嚴打數據造假
由于國務院點名要求整改“藥品審評審批”,近期多項措施密集出臺,反映出藥品審批改革兩大目標,一方面通過重視藥品質量鼓勵創新,另一方面提升仿制藥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復。
責任編輯:蔣昕捷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唐歡 楊凱奇
新政下仿制藥的申報從兩報兩批變為一報一批,但仿制藥的審批會更加嚴格,這將給行業帶來顛覆性的革命。
由于國務院點名要求整改“藥品審評審批”,近期多項措施密集出臺,反映出藥品審批改革兩大目標,一方面通過重視藥品質量鼓勵創新,另一方面提升仿制藥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復。
“最近太忙”“沒有時間接受采訪”“都下去自查了”……最近給醫藥企業高管打電話,得到的大多是這樣的回復,原因是與藥品評審綜合改革相關的政策近期密集出臺。
2015年7月31日,國家食藥總局(以下簡稱CFDA)發布了《關于征求加快解決藥品注冊申請積壓問題的若干政策意見的公告》,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業內形象地稱之為“7·31公告”。
盡管藥品評審綜合改革是國家食藥總局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但“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嚴控藥品再注冊”等一系列政策還是讓業界措手不及。
一個揣測是,2015年7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于對全國第二次大督查發現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CFDA是被點名的9個國家部門之一,問題主要是藥品審評審批,國務院要求8月15日前上報整改方案。
“藥品安全的原則是所有法規的基礎。政府一系列的規則都展示了堅持安全和有效標準的同時,要加快審批速度。”一位參與“7·31公告”設計的學者說。
高壓34天
氣氛從7月22日開始變得緊張。
當天,CFDA下發通知,參照國務院“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提法,給各企業的藥物臨床試驗數據限時自查定下“四最”嚴令,提交截止時間是8月25日。
據統計,列入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品種清單的,共有1622個受理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