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緣何為軍國主義背書?

從19世紀初開始,德意志知識分子一直在尋找一條既不同于法英的自由主義,也有別于俄羅斯的東方專制主義的獨特道路。對進步和秩序的強調,對于國家的不容置疑的忠誠,使得他們很難看清德國的“創造性”背后潛在的“毀滅性”。

責任編輯:劉小磊

自左至右:能斯特、愛因斯坦、普朗克、密立根、勞厄,五人都獲過諾貝爾獎。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從19世紀初開始,德意志知識分子一直在尋找一條既不同于法英的自由主義,也有別于俄羅斯的東方專制主義的獨特道路。對進步和秩序的強調,對于國家的不容置疑的忠誠,使得他們很難看清德國的“創造性”背后潛在的“毀滅性”。普朗克為軍國主義背書的事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是20世紀最偉大的德國物理學家之一,“量子”概念的提出者。作為“德國科學的代言人”,他的公正、正直和學識,使他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不過,近20年來的研究,對他正面形象稍稍有所修正。普朗克身上帶有很深的時代烙印,他的正直,是以“國家利益優先”為前提的,盲目的愛國熱情,使他做出了為軍國主義背書的舉動。

在《致文明世界書》上簽名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消息傳來,德國頓時陷入“舉國狂喜”之中。僅8月份一個月,德國各大報社就收到了一百多萬篇歌頌戰爭的詩歌。8月3日,德軍對中立國比利時不宣而戰。8月4日,帝國議會的所有政黨,包括以前反軍國主義的社會民主黨(SPD),都一致投票支持戰爭決議。德皇威廉二世為此發表了如下感言:“朕的面前不再有什么政黨,只有德意志人!”許多中產階層的人士,幻想著德國能終結幾十年的國內政治沖突,德國軍隊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戰爭并取得勝利。8月9日,德軍占領比利時全境,將法軍趕回法國境內。在這個過程中,德軍以清除游擊隊為名,槍殺了幾千名比利時無辜平民,炮轟歷史文化名城魯汶,炸毀大學圖書館,燒毀大量珍貴手稿。德軍的野蠻行徑遭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9月18日,53位英國作家在《泰晤士報》發表聲明,支持英國政府對德宣戰。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國家的榮譽”,10月4日,德國各大報紙上發表了包括普朗克在內的93位德國學術界知名人士簽署的《致文明世界書》(史稱“93人宣言”)。宣言稱,德國文化和德國軍國主義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10月23日,3100多名德國高校教師(幾乎占教師總數的80%)簽署了《德意志帝國高校教師聲明》,其中也有普朗克的名字。這篇聲明與“93人宣言”如出一轍,聲稱“德國軍國主義的勝利,關乎整個歐洲文化”。這兩篇宣言,尤其是“93人宣言”,震驚了國際社會,引發了對德國學術界的抵制和多方制裁。

盡管后來普朗克解釋,他是在對宣言和聲明內容并不知情的情況下簽名的。但這種說法似乎沒有多少說服力。第一次簽名用不知情來解釋,勉強可以說過去,但連續兩次簽名,恐怕就不好這么搪塞了。

普朗克出身于神學家和法學家家庭,曾祖父和祖父都是哥廷根大學法學教授,父親是慕尼黑大學的憲法教授。普朗克受到家庭傳統的強烈影響,尊重法律和神學的價值,尊崇上帝和人間的法律,忠于職守,誠實可靠,同時也是一名堅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