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錄取通知書花落誰家?
若是建國初期,你還有可能接收到“不錄取通知書”。行文雖然對考生多有勉勵,但估計沒有一個考生收到它會不傷神的。
最近,武漢大學今年的錄取通知書因為和中國人民大學2014年版疑似撞臉,成為時下的熱議。最早的錄取通知書長啥樣?史上最強擁有8項國家專利的錄取通知書來自哪家學校?居然還有“不錄取通知書”,你造嗎?
“知道”(nz_zhidao)帶你對錄取通知書來一次編年體式回顧。
又到一年高考錄取時。每年的這個時候,許多考生就該收到來自各大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了。這紙通知書承載一個個金榜題名家庭的幸福,也同時是高校送給未來同學們的一份見面禮。它也在無形之中,成了一個門面。通過它,新生們將第一次感受到學校的精神與文化。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作用寄寓其中,故而錄取通知書也成了一些大學競爭之地。于是乎,拼個性、塑差異,“成就”了錄取通知書層出不窮的招數。最近,武漢大學今年的錄取通知書因為和中國人民大學2014年版疑似撞臉,成為時下的熱議。不過,錄取通知書最重要的還是傳達喜悅、告知消息。剝去這些浮于表面的裝裱,我們不妨對錄取通知書來一次編年體式的回顧。
狀元的錄取通知書是啥樣的?
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誕生于近代。在清代創辦的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是中國第一所大學。
光緒年間,京師大學堂教科書。
但這并不意味著錄取通知書是近代才有的。古人科舉應試及第之后,縣州府都會派遣特定人員前去通知報喜,這樣的報喜在古人眼里稱為捷報。這種捷報就可算是古代的高考錄取通知書。
據說參加完科舉應試后,有望得中的家人都會苦苦等待著捷報的到來。一旦報喜的人到了,街坊四鄰也會上門討喜,碰到富裕的人家能得些喜錢,遇上稍微窮點的人家也能討點酒喝,這樣的等待在古代稱之為候榜。
古人收到捷報后,一般要把它張貼在廳堂里最顯眼的位置,一來可以光宗耀祖,二來可以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