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被拐婦女的買家把牢底坐穿

搭救小A立了功的黨支部書記說:“她如果早告訴我她的身世,她共產黨員的身份,我說啥也不能讓她在這兒受這么大的委屈,國家培養一個人才不容易呀!”

2015年5月13日,放學時,郜艷敏護送孩子們回家。 (CFP/圖)

搭救被拐女研究生立了功的黨支部書記說:“她如果早告訴我她的身世,她共產黨員的身份,我說啥也不能讓她在這兒受這么大的委屈,國家培養一個人才不容易呀!”如果小A不是研究生與共產黨員,最好結局恐怕就是像郜艷敏一樣。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在婦女拐賣問題上的暗黑現實。

被拐賣到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下岸村的郜艷敏,又一次成為輿論熱點。只不過上一次(2006年)她是“嫁給大山的女人”、“最美鄉村女教師”,是諸如此類的狗血煽情建構出來的圣女形象。而這一次則激發了大家對拐賣人口問題的沉痛關切與理性思考。這種轉變,充分說明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在上升。

郜艷敏再次火了之后,有不少記者去下岸村采訪。一些村民對到來的記者充滿敵意。有村民責備郜艷敏的高調揭了村子買媳婦的傷疤,敗壞了村子的名聲。他們還把村里男人說不上媳婦歸咎于她。他們質問記者:村里還有60多個光棍,你們給辦辦?

提個尖銳的問題吧:這個下岸村有幾個人是無辜的?

2015年7月30日,河北曲陽縣委宣傳部發布一份簽名信。信中郜艷敏明稱:“想要平靜的生活,希望家人不受到傷害。”有許多小清新跳出來,稱要尊重郜艷敏的“自愿選擇”,不要再給她“二次傷害”。仿佛郜艷敏成為中國千千萬萬被拐賣婦女的代言人,仿佛郜艷敏的選擇代表了中國千千萬萬被拐賣婦女的主流選擇,仿佛郜艷敏的“自愿選擇”,可以凌駕于法律與普遍正義之上。

同濟女研究生案折射的暗黑

先從另一個著名案件講起吧。1988年9月3日,《光明日報》發表《沉重的思考——對11位女研究生被騙案的追蹤采訪》,轟動全國。其中最有名的是同濟大學女研究生小A的故事。這年2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