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萬救命錢應該怎么花南京“捐款門”事件調查
一個生命垂危的小女孩,一筆巨大的善款,引發了公眾的洶洶質疑。有人猜測,面對這筆飛來橫財,女孩的父親邁出了不可為的一步;也有人相信,他只是病急亂投醫,他很可能是被一家皮包公司騙了。
責任編輯:馮翔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潘章帥
與父母遭受的質疑相比,女孩的病情與無辜沒有什么人懷疑過。
一個生命垂危的小女孩,一筆巨大的善款,引發了公眾的洶洶質疑。
有人猜測,面對這筆飛來橫財,女孩的父親邁出了不可為的一步;也有人相信,他只是病急亂投醫,他很可能是被一家皮包公司騙了。
如果不是因為女兒的病,41歲的南京人柯江估計不會成為公眾人物。
這個創業失敗的前保險業務員,盡管去年一年只賺了五萬元,但他有老婆,有孩子,有一套貸款的房子,一輛車,似乎也沒有太多可抱怨的東西。
而眼下,他的照片——圓臉,微胖,膚白,戴眼鏡,小眼睛,頭發有些亂地趴在頭上——正在網上四處傳播。在新浪微博搜索一下“柯江”,第一項就是“柯江騙捐”。
此時,他們全家已身在遙遠的美國,留下一堆傳說與是非:網友聯名報案、起訴他,民政部門公開表態批評他,第三方NGO聲明退出他的事情,他自己又打回越洋電話向警方報案……
一切,都是因為六百余萬元人民幣的善款。
排山倒海般的捐款
“太晚了,晚安,孩子有點發燒”“孩子在急救”,在為數不多的回復中,這是柯江對南方周末記者的最后兩句話。
與柯江在網上的“走紅”、被質疑相對應的是,沒有什么人質疑過他女兒的病情。
這個出生于2011年的小姑娘,從一開始就是作為一個符號而存在。從2014年10月底起,她不斷咳嗽、發燒,開始不斷出入醫院。最終的診斷結果由北京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做出:脊索瘤,一種惡性疾病。她生命垂危。
直到2015年5月下旬,捐款還只是一種小圈子行為??陆氖畮讉€同事捐了一兩萬給他,也有消息稱他這時已經在準備賣房子。但自從有人幫他寫了幾篇包括支付寶賬號、銀行賬號等信息的募捐文章在微信上傳播以后,突然一切都變了。其中,一篇名為“藍天下的愛”的微信求助文章,被轉發閱讀了兩萬多次。
“柯江開創了一個時代。”民間組織“愛心媽媽群”的一位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微信的出現跟從前完全不同。“電視上看到一個,我不會捐的。但現在看到微信朋友圈里面有人轉,我信任我的朋友,就捐了。”
為柯江募捐的文章,都提出一個明確的目標:200萬。從5月下旬到6月10日,這20天的時間內到底有多少錢打進柯江的賬戶?這有兩種說法,都出自柯江本人。
一種是:“50萬”,出自6月10日當天上午他接受一家電視臺采訪。一種是:485萬,出自當天晚上,他和妻子共同對媒體發布的一封公開信。
這并不是柯江被懷疑的開端。早在幾天前,就有網友質疑他的經濟狀況,提出一個問題:難道不應該先自救,再去尋求社會幫助嗎?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他有四套房子。
在輿論壓力下,柯江不得不帶著記者去房管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