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一個場子,大家在里面瀉瀉火老樹畫本與話本
有時候,老樹覺得自己的追捧者可憐,“我弄得這么簡陋的東西,就那么追隨。國人內心里沒東西”。
責任編輯:李曉婷 實習生 馮浩鵬 吳碧影 張冉婷
不必裝作孤獨,也別說你悲傷。你去看看山河,從來都是那樣。
有時候,老樹覺得自己的追捧者可憐,“我弄得這么簡陋的東西,就那么追隨。國人內心里沒東西”。
有時他也理解:“大家都很忙、很累地上班,到了傍晚看看我的微博,不管模仿也好,有感而發也好,說的好聽的、不好聽的,都挺好。反正我支了一個場子,大家在里面瀉瀉火。”
姓劉的人多,“老劉”沒什么辨識度,中央財經大學的老師劉樹勇,大概20年前開始被學生稱為“老樹”。
2011年7月,老樹開始在微博上發布自己畫的畫。那時“7·23”動車事件發生不久,老樹發了最初的幾條微博。比如:“在這深淵一般的黑夜,罹難的同胞們,一路走好?。?!”配著一幅小畫,一個沒有五官的長衫男人站在巖石上頭,雙手捧著油燈,燈罩里豆大的火苗是畫面上難得的亮色。
從此,詩文搭配小畫,成了老樹畫畫的固定格式,不定時在微博發布。
老樹的畫內容多樣:花花草草,自然景觀,有趨近于水墨畫的,也有更像工筆的,但畫中人最惹人注目:這位長衫客,有時戴頂帽子,通常形單影只,“一會兒站在這里,一會兒躺在那里,一會兒看花一會兒吃茶”。
配畫的打油詩經常是亮點,也往往比畫畫費勁得多,老樹想讓讀者都能看懂。“有時候”系列里,一首打油詩寫道:“有時特別傷感,感覺真是可憐。自己啥都木有,別人那么有錢。”另一首:“有時心情糟糕,真想死掉拉倒。折騰半天睡去,醒來不想死了。”
這些講平凡人心理、帶著自嘲的句子引人發噱又招人感悟。但是老樹沒想到,它們會那么受歡迎。
老樹畫畫,最早的動機,其實是想要逃避現實。他想活在屬于自己的世界中,“回到一個與現實無關的狹窄的甚至是陰暗的個人世界當中去”,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文革”經驗使他對正面能量充滿懷疑。
老樹沒想過,自己會因為畫畫成為“網紅”。到2015年8月上旬,他的微博還沒加V,關注者已經超過97萬。2015年春晚,莫文蔚唱《當你老了》時,老樹的畫作為背景出現在大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